近段时间以来,包括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建设银行等在内,部分商业银行探索推出了“碳账户”。从目前实践看,与“碳账户”有关的产品和服务大致上有两类,一类是企业“碳账户”,一类是个人“碳账户”。

在企业“碳账户”下,企业办理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业务,可形成对应的碳积分。个人“碳账户”,则可与相应的金融服务挂钩,在额度、利率、期限、流程等方面享有一定优惠。相比企业,个人碳金融总体规模较小,但示范意义较大。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推出个人“碳账户”具有三方面积极意义。一是有助于提高全面绿色消费意识。“碳账户”作为工具,将用户生活场景中的碳减排行为换算为银行账户中的积分,积分累计到一定数量可用于换取相应权益,引导用户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消费习惯,增强全社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意识。

二是有助于银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碳账户”作为载体,探索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碳减排核算可计量、可验证,在引导用户的同时将对银行形成约束,进而促进银行逐步降低碳排放,使各类经营管理行为更绿色低碳。

三是有助于拓展金融服务场景。“碳账户”作为入口,与相应的金融服务权益挂钩,吸引用户归集相应的金融业务和行为数据,开拓用户营销服务的新场景,掌握用户与碳减排相关行为数据,还将使银行更好地了解客户。

总之,作为一种金融服务创新,商业银行推出个人“碳账户”,将金融服务与用户行为在碳减排目标下进行链接,既有助于在全社会宣导绿色低碳理念,也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自身金融服务场景。

但是,银行个人“碳账户”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碳账户”如何开立尚无相应的制度办法可以依照;碳减排行为如何计量并转换为“碳账户”积分,缺乏具体标准;“碳账户”在小范围试点,尚未被社会公众所了解和接受,等等。

在我国加快迈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应采取进一步措施,完善与个人“碳账户”相关的制度安排,鼓励商业银行与社会公众更多参与到碳减排行动中来,进而加快构建面向全社会的碳普惠体系。

让个人“碳账户”行稳致远,需要多方发力。金融管理部门适时制定银行个人“碳账户”相关制度,尝试推出银行个人“碳账户”全国团体标准,为银行业发展“碳账户”提供支持和参考。商业银行应进一步丰富个人“碳账户”相关应用,将用户衣食住行用等多种场景纳入,并匹配尽量多样的金融服务权益,让“碳账户”既叫好又叫座。此外,还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持续向全社会普及“碳账户”的作用和权益,吸引和鼓励更多公众参与,形成规模效应和口碑效应。(董希淼)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