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产学研四段论的惯性,如何适应从跟跑到并跑甚至到领跑的逻辑转变,是环境产业在内的众多行业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跟随听涛第二季第19期,剖析产学研不能融合的根源,助力看清前进的路标。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四十年,如果加上前面基础的部分,就是70年。这70年是在不断学习中进步的,虽然也有一些坎坷,但总体来说走的比较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前面有老师。前30年老师是苏联,我们只要照搬苏联的东西就行。虽然有一段时间老师不教了,但是基础打下了。后40年我们是在学习欧美,进步更加快。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其实,作为跟跑者跑起来容易,就像跑马拉松一样,你用不着看路,比的就是体力、耐力和坚持。我们现在跑着跑着,跑到一定程度以后,快跑到第一个了,有些新的问题就会产生。在跟跑的时代,每个环节里头我们都在对标国际。我在清华的时候,有一次(会议讨论),大家戏称我们的文章就是几段论:现状是什么样子的,欧美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跟欧美比有什么什么差距,所以我们要怎么怎么干。这四段论是最基本的,还可以演变成五段十段,但基本大的逻辑是这样的。这个逻辑目前仍然是很多研究、产业上的主逻辑。

因为我们长期跟跑产生的基础,我们在各个环节上各自拜师,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模式上,我们都是在师从欧美。这样的好处是问题导向,见效快、有对标,就像快餐一样,但也容易产生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毛病。我们没有原创性的技术,我们只是解决问题。包括现在很多领跑的公司,一旦到了欧美对不了标的时候,就会迷茫,在环境产业里头也是这样的。我们目前很少有一个技术名称是中国人自己命名的,在环境领域很少,我想未来可能会有。因为大部分都是在欧美做过实验,做过示范,在文献上在产业里发布的,我们照着他来进行学习。

但是,实际上中国面临的这些问题已经不是原来的这个体系了,我们有新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又找不到对标。为什么欧美能够形成这样的体系?在技术的背后是科学,在科学的背后是世界的认知,是文化,在文化层面上是统一的。科学体系上是连贯的,他们只是外化出来做了个应用。日本当然也在学习欧美的应用,成长很快。以前很多留学的人,或者欧美的学者认为中国没有原创技术,某种程度上是有道理的。

现在我们是从跟跑变成了并跑,现在跟美国在并跑,很多领域面临卡脖子的问题,在核心的环节、基础的环节不再向中国提供,中国即将进入并跑时代,甚至在局部上已经超越他们了,进入领跑时代,这时候如果我们没有纵深的研究,没有科学、认知体系的突破,我们会迷失方向。真的进入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这些方向,这是讲的产学研的发展。

我们产学研的融合其实是没有通的。我们各自的学科,从理科研究是学习欧美的,工科研究也是学习欧美的。为什么有的工科在我们这20年发展特别特别快?因为工科是快速见效的,问题导向的。但是,我们的工科跟理科是快速脱节的,我们的工科、理科、产业之间,产学研之间,目前没有融通,已经融通的也是形式上的融通。现在我们倒了领跑自己的体系,自己单独去跑马拉松,我们必须看路标,这个路标从商业来说是客户,从科技来说就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社会认知。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文化研究、文科理科、工科的真正融合。

对于环境产业而言,也进入到高质量发展,我们其实比别的行业面临更大的困境。因为环境行业中我们学的更多,几乎是世界上任何的技术,中国都可以去学习,治理地球是没有边界的,现在的低碳更是全球性的话题。世界上最开放的体系可能就是环境体系了,造成我们老师极多,我们几十万的科研人员,分别拜了不同的老师来学习相应的技术。另外一方面,我们的企业很多也是照猫画虎,做了很多方面的尝试,产业非常分散。环境产业的产学研融合,除了自己的体系没有建立之外,还有一个很核心的话题是因为政策性驱动,很多东西是非市场性行为,造成了我们国家在科技领域的拨款非常多,好多的立项不是市场行为。我们产学研的本质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

市场为引导对很多行业里是天然存在的,像电动汽车啊手机啊天生就是市场引导的。企业为主导,我们这行业有企业吗?我们企业很多,也很大,很多企业过千亿的,但是都不强,产业化程度很低,我觉得环保产业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做得最不好的。除了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就是双塔效应。一方面国家拨了大量的钱,光水专项就国家拨款100多亿,只是15年期间一个专项,而且它是问题导向的专项,像撒芝麻一样我们做了很多的题目,有很多的成果,但成果的产业化转化率相对是比较低的。因为立项的初期,就不是产业主导来牵头的,不是市场为导向的,而是以我们的环境问题为导向,以高校研究院为主导,这样的体系不可能实现产学研融合。所以我们出现了一个塔,这个塔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员,但是大部分的成果是不能被产业所利用的。但不能完全怪我们的体制,立项不对。第二个方面是,我们的产业有规模,但是产业不够大,产业化程度很低,我们产业总量很大,数量和资产规模都到了一定的级别了,可以进入环境领域的几强之内了。就是说,环境如果有几强的话,已经有好多环保公司了。但这个几强,本身是量大,资产的量大,因为中国太大了,这20年,大量的投入到我们的环境基础设施上。一部分在市场中间,就停留在我们的产业资本之上。产业的大并不意味着产业化程度高,产业化是有自己的标尺的。

什么叫产业化?产业化就是生产的集约化,产品的标准化、连续化。我们大部分走的是项目,加起来大,是很多很多的小项目加起来变成了一个大公司,没有形成一个整体。所以这个双塔效应表现为,一方面我们大部分环境问题并不能产生市场效果,他不能市场供给,只能是个社会供给,只能是一个事业性的供给方式,大量的经费并不导向产业,而是导向了工程、项目建设;另外一方面我们的产业貌似强大,实际上很弱小,产业化程度很低。这两个问题造成了我们产学研的问题比别的行业更严重。另外,我们没有环境方面的壁垒,让我们的精力分散,我们什么技术都涉及,我们是一个天然的世界级的实验中心,我们科研人员的比重非常大,浪费也很多。

01栏目:E20环境平台首档视频栏目《听涛》第二季

从解读宏观政策到认识环境产业的本质,以视频分享的形式,梳理产业脉络,探寻产业的逻辑,寻找产业的方向,揭示发展规律,启发产业同行。

02主讲人:傅涛

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产学研中心主任;《两山经济》《环境产业导论》作者。

03栏目定位及形式:知识类视频节目

2月3日起首播,每期平均时长10分钟左右;

傅涛亲自讲述,依托E20环境平台20多年来和环境产业的同行发展,及其本人20多年来的深入研究及实践,无论是宏观政策还是微观企业,无论是公开资料还是私人交往,均信手拈来,并融入自己独特的观点。

往期《听涛》第二季文章相关链接:

【听涛第二季】首期开播!傅涛讲“从本质出发,重新认识环境产业”

【听涛第二季】第二期!傅涛讲:环境产业的发展与分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