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刘雪广州报道

“天河空气里飘着‘闯’和‘创’。”8月30日,2022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天河平行分会在广州国际金融城拉开帷幕。知名财经学者秦朔在主题演讲中,如是解读广州天河的企业发展环境和氛围。

作为一名曾在广州天河区生活了14年的财经领域学者,秦朔熟知天河,并与诸多企业人士和创业者保持持续交流。他有着自己的观察和见解。


(资料图片)

在秦朔看来,天河最重要一个精神特质,就是“闯”和“创”。他将天河精神总结为“创新万象”,正是因为这样的精神特质,天河得以聚集大量科创企业和人才,连续15年蝉联“广州经济第一”,并在十年里接连实现GDP的四次千亿级跃升。

第二个特质是“融”。“融”即合融万物,金融、产融、数字金融,城市、商贸融合,人的融合,开放的融合。

与此同时,秦朔认为,天河要“跳出天河推介天河”。天河拥有优秀的思想、文化、创意和媒体,这些可以成为区域发展资源,从而形成文化氛围。

他建议,作为大湾区核心引擎区域和广州中心区域,天河需要拥有全球眼光。“我们看美国的奥斯汀,近些年包括特斯拉、亚马逊、惠普等为什么从硅谷迁往奥斯汀,我们需要思考这些问题。天河需要保持对外界的了解和关注,从而更全面地认识自身。”

第二,要发展多维资本。“过去我们经常讲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比较物化、数字化,但我认为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更重要。”秦朔举例称,近年来他曾去多地调研后发现,不少地方为何发展得快,与其整体的全民信用环境,与当地的民风、民俗、文化很有关系。

“因为这些地方软环境好,文明礼仪非常强、生态环境也很好,所以外地人很放心到这里发展。”秦朔建议,未来进入知识经济,要吸引高端人才和他们的家人,这一群体对人文和自然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天河接下来要把文化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搞得更好,这一点非常关键。

第三,天河应成为广州先进生产力的思想会客厅、人才集聚地。“现在很多创意想法、前沿性的东西需要交流、碰撞、催化,天河应该想办法搭建平台,让创造性的想法得到生发的机会。”秦朔建议,天河需要在这方面再下些功夫,甚至可以有更大的目标:成为华南、大湾区的思想集聚中心。

同时他也提醒,对于整体土地问题,需要提早进行战略性规划。“这些问题如果不提早加以考虑,我觉得将来也可能很快有些地也不够或者地价上升太快,对创新发展不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