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实习生陈芬北京报道

我国“双碳”目标提出已满两周年,中国的碳中和进程已从概念提出加速推进至激发各行业变革。

根据碳阻迹联合灼识咨询共同研究的《中国碳管理市场规模预测》,中国碳管理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达到1099亿元,2030年将达到4504亿元,2060年将达到43286亿元。


(资料图)

碳管理是指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国家,地区,企业,产品,项目,活动,个人等进行碳排放计算并开展碳减排措施的管理行为。

“或许现在参与碳管理的企业还只是冰山一角,相信不远的将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加入到碳管理大潮,通过自己的行动,管理碳排放、践行低碳举措,最终达成碳中和目标。”9月23日,在2022GCMC全球碳管理大会上,碳阻迹创始人兼CEO晏路辉表示。

本次大会,碳阻迹还构想了未来个人碳交易模式,不仅通过“绿色会议”达成个人碳排放实现中和的目标,还呈现了“低碳产品体验空间”,将个人低碳消费场景融入碳市场,让现场嘉宾进行个人碳交易初体验。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多方了解,目前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依托各自的资源禀赋,均已在拓展碳账户覆盖范围。大会期间,晏路辉就企业搭建碳账户等方面的问题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采访。晏路辉提出,企业端应该在个人碳账户的搭建发挥引导作用。“个人碳交易也许将会从企业端先行,企业端先建立起员工层面的个人碳交易生态平台,然后带动用户端参与到碳减排中。”晏路辉解释道。

此外晏路辉表示,“运动式”碳减排是不可取的。企业碳管理要采用自动化方式,依托数据平台,通过SaaS软件,让碳管理更加高效更加智能,同时企业碳管理要基于数据做精细化判断,拒绝以牺牲经济发展为前提的倒退式碳中和目标,要让碳中和服务于企业的主营业务。

运动式减碳向理性化减碳转变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实践碳管理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和低碳技术创新,企业该如何平衡投入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

“企业不顾成本、不顾自己经济发展的节奏去提出不切合实际的简单目标,‘运动式’碳减排是不可取的。”晏路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从经济成本,包括技术的可行性方面去做更多的考量,碳中和能够服务于主营业务,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这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晏路辉认为,碳的数据化是实现碳中和的第一步,没有量化就没有管理。他分析认为,企业数字化碳管理存在四大痛点:一是碳足迹标准的缺失,目前仍是借助国际通用标准,存在本土化空间;二是存在数据的重复计算,即同一低碳行为会在不同平台获得重复积分;三是碳排放因子来源问题,在企业当前获取上游数据成本较高而不得不采取碳排放因子数据的前提下,如何保证排放因子的科学来源以及可追溯性;四是数据采集难,主要体现在企业采用何种方式收集数据以及收集何种类型的数据。

碳的数据化管理是指以碳排放因子数据库为依托,对企业进行碳核算、供应链碳管理、碳数据分析,从而帮助企业获取碳数据,科学、准确、便捷地计算碳排放和碳减排信息。

“企业数据披露是第一步,而披露哪种类型的数据,则需要一个明确的标准。”晏路辉表示,“标准缺失是这个行业的痛点,除了借助国际通用标准外,中国相关行业中国某些行业,比如电子电器行业可以出台一些行业标准,作为相关企业碳核算的参考。”

他认为碳核算的核心是要企业从各个维度做到透明,企业需要从当前阶段最合适的角度出发,找到切实可行的步骤、路径向公众端披露碳核算的指标。“比如相关企业需要披露范围三的15个指标里面核算了几个。”晏路辉补充表示。

企业通过对相关碳排放数据的披露,也会获得切实的收益。据晏路辉介绍,有时企业的下游客户会要求企业实行碳管理和碳披露,企业可以通过碳披露实现等级的提升,从而获得以前拿不到的领域的订单。

如何计算产品的碳足迹?从原材料开始收集数据并计算显然过于理想。晏路辉认为可行的路径是企业根据碳排放因子数据库计算产品的碳足迹,从而依据自身的行业影响力倒逼上游企业提供数据。

“如果没有数据库,所有企业都要重复计算上游供应商的碳排放数据,这不仅效率低下,也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建立一个专业科学的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即使在企业没有能力把前段数据计算清楚的情况下,也能把企业目前相关的产品碳足迹计算出来。”晏路辉表示。

多平台共建个人碳账户

通过搭建个人碳账户来计算用户端的减排量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各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依托各自的资源禀赋,均已在拓展碳账户覆盖范围并提供绿色行为激励。

“一方面,用户端碳排放数据分散,但规模不小,中国居民消费端的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4%;另一方面,个人碳账户的建立可以增强居民了解甚至购买低碳产品的意愿,从而倒逼更多的企业提供低碳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一个C端影响B端,甚至G端的过程,因此个人碳账户可以解决一些B端和G端很难解决的问题。”晏路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解释。

个人碳排放因子数据的收集以及如何打通这三方平台间的数据共通壁垒,是未来推广个人碳账户的关键点。

晏路辉认为个人碳账户的排放因子的计算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减排场景,比如绿色出行,回收等。

“但存在的问题是有些场景是难以监测到的,所以需要更多的数据平台共同合作,比如互联网公司和其他科技平台能够监测用户端的数据用于碳减排的测算,地铁平台、公交平台可以监测用户的出行数据等。”晏路辉表示。他认为,理想的状况是政府和企业的数据可以接通,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的过程。

此外,企业应该在个人碳交易发挥引导作用。晏路辉解释“企业可以首先在内部员工端实现个人碳交易,在企业内部获取数据,了解每个人会产生多少碳足迹,平均产生多少碳排放,从而制定一个基准线,推广到整个用户端。”

同时,也正是因为个人碳账户需要多方平台监测用户端的碳排放数据,也会造成数据的重复计算。针对这一问题,晏路辉认为有效的解决方式是纳入一个具有公信力和数据可信度的第三方平台,这一平台可以和其他所有数据平台对接,从而达到一个数据互通的目的。这个平台可以由政府出面,也可以是机构和协会牵头,比如交通相关协会可以建立用户出行数据的共通。当然,碳账户在进行用户端数据监测时,数据安全、用户隐私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