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许秋莲 上海报道


(资料图)

2023年1月3日起,上海数据交易所转入正式运营。经历一年多的试运行,上海数据交易所在制度体系、系统支持、交易服务等方面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上海数交所数据产品累计挂牌数超过800个,数据产品交易额超过1亿元。

在外贸方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一年以来,长三角区域城市受益颇丰,以南京、宁波为例,2022年南京市共签发RCEP证书11798份,涉及金额5.8亿美元,预计享受进口国关税减免约596万美元;宁波累计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2.72万份,宁波口岸进口享惠RCEP货值24.1亿元,享受关税优惠4345万元。

“专精特新”在2022年热度再度走高。2019年至今,工信部已先后公示了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共8997家。从省份来看,浙江、广东、山东、江苏、北京、上海、安徽、湖北、湖南、河南、福建、四川、河北等省份在2022年新增“小巨人”企业均超过100家,表现较为突出,多个省份第四批“小巨人”企业新增数量超出前三批总和。

据启信宝数据,2023年1月2日至1月8日,长三角三省一市新增注册企业10711家,新增吊注销企业4964家,其中上市公司均为0家。连续两周未有企业从安徽迁出至长三角区域外省市,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是流动最为频繁的,在迁出长三角区域的企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占68.7%,从外省迁入长三角区域的企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占比50%。

江苏建成国内首个全息数字电网

打破“数据孤岛”是上海近年来的关注重点,近日,上海数据交易所发布公告称,经历一年多试运行,上海数据交易所在制度体系、系统支持、交易服务等方面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1月3日起转入正式运营。

在一年多试运行期间,上海数据交易所形成了涵盖六大主要步骤的业务交易流程,以及基于交易流程的14项制度规则文件;上线了新一代智能数据交易系统、中国数据产品登记系统、中国数据市场服务商系统,目前可基本实现数据产品线上一体化交易;构建了金融交易服务板块,正有序推进交通和制造板块建设。

上海数据交易所总经理汤奇峰透露,过去一年多来,上海数交所已与800余家数商成功对接,签约数商企业超过500家。2022年全年,上海数交所数据产品累计挂牌数超过800个,数据产品交易额超过1亿元,随着市场培育趋于成熟,2023年场内交易额有望突破10亿元。

在数字化方面,1月5日,国内首个全息数字电网在江苏建成,这也是世界首次对亿千瓦级负荷大电网进行全息数字化呈现。全息数字电网覆盖10万公里架空输电线路、28万基输电杆塔以及地形地貌地物等数据,完成一座铁塔的全面巡检仅需6分钟,可全面提升电网的智慧运检水平。

依托全息数字电网,江苏电网已经实现大规模无人机巡检协同应用与智能管控,可支持上千架无人机同时作业,2022年全年自动巡检作业量超过52万架次,提前发现消除输电铁塔缺陷及通道隐患4.2万处,严重缺陷发现率提升3倍,每年可以节约电网运维成本约2亿元。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设备部副主任吴强表示,通过加载气象、空域等信息,数字电网还可以高度仿真和预测台风、覆冰等极端情况下的电网运行环境,为电网细化防灾减灾、灾后恢复的预案措施提供准确依据。通过“数据+算力+算法”,全息数字电网实现虚拟电网与现实电网的深度感知交互与双向智慧控制,极大提升了电网智慧运营水平。

开放型经济竞争新优势

2023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生效一周年。

据南京市商务局,2022年南京市共签发RCEP证书11798份,涉及金额5.8亿美元,预计享受进口国关税减免约596万美元。2022年1—11月,全市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总计2146.1亿元,同比增长1.8%,较全市平均增幅高出3.3个百分点。RCEP释放的协定红利,成为南京市推动区域贸易往来和扩大双向开放的强大动力。

据宁波海关,2022年,宁波累计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2.72万份,货值达84亿元,企业自主签发原产地声明1513份,货值2217万元,预计货物可享受目的国关税优惠8422万元。同期,宁波口岸进口享惠RCEP货值24.1亿元,享受关税优惠4345万元。

一年来,RCEP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协定,为区域内的经贸往来合作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其关键内容是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逐步实现零关税。

RCEP的“朋友圈”还在不断扩大。1月2日,RCEP对印度尼西亚正式生效实施。至此,15个RCEP签署方中生效成员数量已达到14个。

安徽在稳经济方面从税收着手,据安徽省税务局消息,2022年,安徽省税务部门落实落细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缓解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压力。截至2022年12月14日,全省1.98万户制造业企业共办理留抵退税约250亿元,其中1.96万户中小微企业办理留抵退税约118亿元,占比47.2%。

2022年专精特新“小巨人”盘点

2019年至今,工信部已先后公示了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共8997家。同时,各地2022年也在梯度培育和政策、资金支持上继续发力,以继续引导更多企业进入专精特新领域,并为专精特新企业破解发展难题。

从省份来看,浙江、广东、山东、江苏、北京、上海、安徽、湖北、湖南、河南、福建、四川、河北等省份在2022年新增“小巨人”企业均超过100家,表现较为突出,多个省份第四批“小巨人”企业新增数量超出前三批总和。

湖北2022年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上“异军突起”,算上第四批公示的名单,湖北共有478家“小巨人”企业。而在前三批名单公示时,湖北“小巨人”企业数量为172家,仅占全国的3.6%。过去一年,湖北专精特新企业后发争先,整体数量实现跨越式增长,总量上升至全国第8位,中部第2位,在全国占比提升至5.26%。

值得一提的是,长三角多座城市均在数量上取得较明显的进步。例如,杭州2022年新增“小巨人”企业155家,位次从全国第17位上升至第5位;苏州2022年新增“小巨人”企业123家,位次由全国第21位上升至第7位;嘉兴2022年新增“小巨人”企业71家,跻身全国前20行列。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认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下,杭州、苏州、嘉兴等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之承接了周边城市尤其是上海的产业、资源转移,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城市整体的产业发展。同时,上述城市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上均聚焦于自身优势产业以及重点布局的产业方向,例如,嘉兴“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于高端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基础核心零部件等领域;苏州新增“小巨人”企业主要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制造领域,专注于重点赛道也为这些城市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提供了集聚力。

(注:专精特新部分内容为全国数据)

(部分综自:各地官网、官微,解放日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宁波日报、安徽日报等

21世纪经济报道吴文汐 《2022年专精特新“小巨人”盘点:8城新增企业数量超百家,细化落实梯度培育》)

『覆盖沪苏浙皖每周最新动态和重点政策解读

追踪三省一市千万+企业流动新态势

探索新发展格局下产城发展新潜能

共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出品:21世纪长三角研究院

统筹:卜羽勤

主笔:许秋莲,管振宏(实习生)

编辑:陈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