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具有经济、便捷等优势,已成为我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不过在带来便利的同时,电动自行车也存在着消防隐患,其中不少火灾事故都是由于电池质量不合格引发的。
抽查不合格率为22%本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电动自行车电池产品质量抽查结果。经过对100批次产品进行检测,发现22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22%。其中,电动自行车铅酸蓄电池7批次不合格,锂离子蓄电池15批次不合格。
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产品抽查处处长 苗雨晨:通过这次的抽查,反映出电动自行车电池的总体质量状况不高,容量虚标情况较多,锂离子蓄电池不合格率相对较高,质量安全风险高于铅酸蓄电池。
【资料图】
电动自行车电池不合格的项目,除了影响性能的常温容量、低温容量、大电流放电等项目,还有些项目,特别是锂离子蓄电池检测出的一些项目,还关系到人身安全。比如过充电、短路保护、壳体阻燃性这些项目,不合格的产品可能会存在触电、起火、爆炸等风险。就拿过充电这个项目来说,考核的是锂离子蓄电池在保护装置失效情况下,蓄电池自身的安全性。
生活中一些消费者经常会对蓄电池长时间充电,有时候整个晚上都在充电,极端情况下如果保护装置失效,蓄电池本身的质量就成了最后的安全保障。
国家标准要求,在缺乏保护装置并且长时间充电这种情况下,过充电过程中和过充电之后的6小时之内,蓄电池样品应该不起火、不爆炸。但是检测工程师测试的这款锂离子蓄电池,不到一个小时就开始冒烟起火。
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检测工程师 李代源:现在这个样品在测试过程中已经起火了。消费者经常会晚上过夜充电,并且长时间充电、过度充电,如果电池不合格,有可能会造成电池冒烟起火,会对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或财产造成损失。
检测发现,有5批次锂离子蓄电池过充电测试过程中都发生了起火或者爆炸的情况。涉及的产品分别是标称为格林美(武汉)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高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重庆超米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的相关锂离子蓄电池组,以及惠州市捷佳科技有限公司和东莞市巴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相关锂离子蓄电池产品(2批次)。
在电动自行车电池安全项目的检测中,还发现部分产品短路保护满足不了标准要求。检测工程师手里的这块电路板,测试之后,一侧的电子元器件已经烧毁,本来的绿色表面也已经烧黑,电路端子已经烧断,表明这款蓄电池短路保护能力达不到标准要求。
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检测工程师 张馨予:我们平时充电的时候,要拔掉充电头,可能我们手里面会有一些钥匙,会接触到充电口的金属端子,那么这个时候可能会造成短路情况。如果短路保护不好的话,可能会造成电池燃烧,或者电池不能够正常工作。
除了过充电和短路保护项目不合格,检测发现,还有部分蓄电池样品的壳体阻燃性也没有达到标准要求。标准要求壳体材料最好的效果是不燃烧,即使燃烧也要在10秒内熄灭,不能让火焰一直燃烧。但是个别锂离子蓄电池的外壳,测试中都没有达到标准要求。
经过检测,标称为山西星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贡讯安达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天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及相关产品,因为短路保护项目不合格出现在不合格名单上;标称为肇庆国信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天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金华达电子有限公司这3家企业及相关产品,壳体阻燃性不合格。
部分检测样品低温容量与标称容量相差较多作为电动自行车的动力来源,蓄电池的容量决定了电动自行车能跑多远、能跑几天,这是蓄电池性能的直接体现。在检测过程中,工程师也进行了常温放电、低温放电、大电流放电等性能测试。
国家标准规定:-18℃环境下电池实际放电容量不能低于额定容量0.7倍,-10℃环境下实际放电容量不能低于额定容量0.8倍。以一块标称容量为20Ah的蓄电池为例,在-10℃环境下,实际容量起码不低于20Ah的0.8倍,也就是16Ah才符合标准要求。而检测发现,标称为20Ah的蓄电池,低温容量有的在12Ah,有的仅为10Ah。标称为江西金海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铅酸蓄电池,标称容量为22Ah,实测-18℃条件下11.787Ah(达标值:15.4Ah),-10℃条件下13.776Ah(达标值:17.6Ah),远低于标准要求。
检测工程师告诉记者,消费者在冬季或其他低温环境下使用电动自行车,有时候明显感觉到电池不耐用,充电比平时更频繁;有的干脆直接在行驶途中电量耗尽,电动车直接变成脚踏车,这些大都是蓄电池低温容量不合格导致的。
同时,检测过程中也发现了一部分常温环境下容量不合格的产品。这部分产品的实测容量,大都只占标称容量的70%、80%左右,这意味着蓄电池有效工作时间将会缩短。
除了低温容量、常温容量,国家标准还考核了电动自行车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蓄电池的性能表现,比如需要加大电流时蓄电池的性能状况。
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检测工程师 刘学良:像我们平时使用电动自行车的时候,我们的启动、加速、上坡这些情况,都会考验到电动车电池的大电流放电过程。如果这个项目不合格的话,会影响到使用,就是说电池不耐用了,掉电比较快,可能平时平坦路段行驶两天一充的话,现在上坡路多了的话,那可能就半天或者一天就要充一次电了。
检测发现,部分产品在大电流放电项目上也达不到标准要求。通过围绕额定容量进行的多个性能项目检测,记者注意到,无论是铅酸蓄电池还是锂离子蓄电池,容量虚标成了一个普遍的现象。
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张思瑶:电池的容量,可以把它形容为电池的工作时间。企业可能会迎合消费者追求长续航里程、大容量的心理,就是说可能会有一些虚假宣传,或者夸大产品容量的一种行为。
记者了解到,蓄电池低温容量项目不合格涉及7家企业、大电流放电不合格涉及4家企业。其中标称为江西金海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宝能电源有限公司、浙江超维阿里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云南联发科技电源有限公司生产的相关产品,大电流放电项目和低温容量项目都不合格。
锂电池工艺和质控考验企业生产能力在本次电动自行车电池质量抽查中,锂离子电池的不合格产品达到15批次,比铅酸电池多了一倍。近几年,锂离子电池以其能量密度高、行驶里程长、使用寿命长的优势,迅速成了电动自行车能源新宠。然而,该产品本身还处于应用初期,在材料把握、各元器件的使用等各方面都需要技术能力护航,这也是对企业自身生产能力的考验。
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张思瑶: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产品处于应用的初期,所以说在整个电动自行车锂离子蓄电池的研发设计上,你可能是要考虑比较多。比如说你要考虑这个电池本身的安全,也要考虑整车对它的需求;你要考虑到消费者正常使用情况下,但是也要去考虑到消费者在误用或者滥用这种比较复杂的环境下的一个安全要求。
整个生产行业都聚焦锂离子蓄电池产品的情况下,一些不是很成规模的企业,其产品质量可能就会因为研发工艺、质控等方面的不足,而满足不了标准要求。因为能力或成本的限制,记者看到,检测中的一些产品,或者因为选用了参数不匹配或者廉价的元器件,造成短路保护不合格;或者因为采购了质量较差的外壳,导致壳体阻燃性不合格。
检测工程师告诉记者,就拿蓄电池的电池组来说,一个电池组里的几十块单体电池,如果在指标参数上存在差异,轻则导致性能缺陷,重则可能埋下安全隐患。
记者了解到,检测发现的总共22个不合格电动自行车电池产品,21个来自规模较小的企业。
针对电动自行车电池的一些质量安全状况,市场监管总局也发出公告,提示消费者警惕不合格产品带来的安全问题。同时也警示消费者,使用不匹配的充电器、将铅酸电池改为锂离子电池等行为,都可能导致电池爆炸的危险。
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产品抽查处处长 苗雨晨:下一步,我们将责成属地市场监管部门,针对电动自行车电池开展质量跟踪监管,加大辖区内重点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处理质量违法行为。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