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杜巧梅北京报道

2月6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2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下称《报告》)。

协会对40余家经销商集团及近百家单店经销商的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受疫情风险、客流下滑、人才流失、集客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经销商全年盈利状况不佳。


(资料图片)

“2022年的乘用车市场受疫情影响艰难前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

尽管2022年中央及地方政府及时出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包括购置税减半、二手车市场多项利好政策,对稳定汽车消费起到显著作用,但全国范围大量的经销商经历了数周甚至更长时间的闭店,消费者相对静默,购车和用车需求显著降低。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国内乘用车累计零售量2054.3万辆,同比微增1.9%。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汽车经销商经历了多年未有的生存挑战。

日前,浙江中通集团传出破产消息,旗下19家4S店全部关停。作为浙江台州一家区域性经销商集团,浙江中通集团主营玛莎拉蒂、奥迪、红旗等中高端汽车品牌。在汽车行业耕耘了20多年。

凛冬已至,浙江中通集团的终结只是近年来传统经销商生存状态的一个缩影。

“疫情反复导致经销商暂停营业等多重因素,打乱了销售节奏,增加了经销商应对市场变化的难度。同时,资金压力大、获客成本的居高不下、客流量减少是经销商的核心痛点。”《报告》指出。

仅六成经销商基本完成销量目标

调查显示,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经销商占比为19.4%,42.2%经销商完成了年任务指标的80%以上。其中,豪华/进口品牌经销商目标完成情况较好,31.7%经销商完成年度销售目标。

不过,尽管购置税减半政策出台后,对乘用车的终端消费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刺激了市场增长,有效缓解了经销商的经营压力。但受疫情影响,经销商展厅和售后客流下滑,集客成本增加,新车销售和售后业务明显收缩,但成本费用高居不下,影响了经销商的盈利状况,2022年全年的汽车经销商亏损面较2021年大幅增加。

其中,仅有29.7%的经销商实现盈利,与2021年53.8%的盈利占比相比,近乎腰斩;而亏损的经销商占比达到45.2%,亏损面较上年同期扩大27.7个百分点;此外,实现持平的经销商仅有25%,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豪华/进口品牌整体盈利情况较好,超过四成的经销商实现盈利;但合资品牌及自主品牌的盈利经销商占比分别为30.3%及23.8%。

分国别来看,德系品牌汽车经销商盈利状况最好,盈利面达到45.4%;其次是日系品牌经销商,盈利面达到35.8%;而美系和自主品牌经销商盈利面仅有25.2%和23.8%。

针对经销商投资品牌意向的调查显示,经销商对未来投资、收购情况较为谨慎。意向投资或收购的品牌主要集中在部分豪华品牌、丰田系及本田系,而对于自主品牌,投资意向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品牌。

在经销商利润结构中,新车销售及售后利润占比大幅提升,由2021年的12.9%提升至19.7%。同时,经销商新车毛利率略有好转,较2021年提升1.7个百分点至3.2%。

疫情反复等不利因素同样影响着汽车售后市场,虽然售后毛利率也呈现小幅提升,较2021年大幅上升2.0个百分点至37.9%,但仍不及2020年的40.3%。

2023年销量目标普遍提升

“客流量下滑、资金压力大、集客成本增加等因素,都在影响着潜在客户的转化。”《报告》指出,通过调查,经销商希望厂家能够适当调整商务政策,减少或降低对店面的考核,帮助经销商稳定经营;同时希望政府延续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减征燃油车购置税,延续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或通过地方政策,发放汽车消费券,以稳定和提升汽车消费。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随着国家减税、地方政府补贴、厂家补贴、经销商促销等众多消费政策落地,正在拉动消费端需求并加速汽车市场恢复。

2月2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表示,商务部将继续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重点抓好稳定新车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扩大二手车流通、畅通汽车报废更新四个方面。要引导各地在牌照、充电、通行等各个方面,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汽车促消费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促进汽车循环消费。

同时,包括河南、北京、上海、浙江、黑龙江、吉林、山西、云南、海南、贵州、无锡、沈阳、石家庄、天津等超过十个省市出台相关政策,或出台新能源消费补贴、发放消费券,补贴金额从千元到万元不等,或延长购车补贴时间。

此外,湖南省还出台政策,对于纳税入统的年经销额超过1亿元且当年增速达10%以上的二手车经销企业,按其二手车经销额的0.5%给予奖励,最高可奖励100万元。

在各种利好政策的刺激下,62.3%的经销商对2023年度销售目标有所提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