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记者 吴立洋 深圳报道
作为竞技体育赛事,大部分电竞项目的最高荣誉来自于国际性大赛的顶点——世界冠军,例如英雄联盟的S系列赛、DOTA2的Ti系列赛、星际争霸2的IEM赛事等等。遍布全球的庞大受众群既使得赛区间的竞争与联动成为可能,也让电竞得以成为国际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搭建起文化传播、跨国贸易的桥梁。
与此同时,全球化发展也加大了对赛事内容制作、商业模式探索的要求,在电竞产业的自我升级与迭代中,科技化、潮流化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对电竞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关资料图)
2月17日,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主办,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电子竞技工作委员会、伽马数据承办,21世纪经济报道为特别媒体支持的首届中国电竞产业年会电竞发展新趋势分论坛在深圳蛇口希尔顿南海酒店举办。
在论坛的圆桌讨论环节,来自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代表围绕全球化、科技化与潮流电竞三大主题展开探讨,分享了在伴随电竞产业成长过程中所积累的观点与经验。
全球化机遇作为复兴体育旗下,英超狼队在中国建立的电竞俱乐部,拥有王者荣耀、和平精英、永劫无间等多个项目分部的狼队俱乐部拥有丰富的国际性俱乐部和电竞IP运营经验。
复星体育副总裁、狼队电竞俱乐部总经理藤菲菲在分享俱乐部出海经验时表示,一方面俱乐部会根据位于不同国家的业务基地进行项目规划,另一方面在挑选赛道时也会看重根据全球影响力的赛事IP。此外,在俱乐部营销方面,也更加看重在海外媒体的转播力度。
英雄体育VSPO内容矩阵事业群总裁、伐木累联合创始人谢帆则结合在海外举办大型电竞赛事的实践经历介绍,当前VSPO聚焦于为全球电竞用户提供统一的赛事观看标准,和将优质中国电竞内容传播到全球,把海外电竞内容带到国内。
除了电竞内容外,技术与平台也是电竞全球化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支撑。游戏引擎提供商和综合服务商LayaBox合伙人、研发副总裁王亚伟认为,当前电竞应向多元化发展,丰富UGC或许是行之有效的方向,让用户参与到游戏乃至电竞内容的生产中,将进一步加强产业自身的活力。
场景化互联网用户运营平台盛天网络副总裁龚龙则指出,电竞全球化必然会使得产业场景产生变化,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线下场景恢复后,电竞文旅、大型场馆等等场景都会承担更多的功能。
傲风电竞椅线下销售总监王立杰表示,电竞全球化过程中,随着受众人群的扩大,电竞相关的游戏设备、媒体、文化等等内容也会在高速交互的过程中快速传播出去,这种国际性的扩散将对企业科技和产品能力的提升带来极大助益。
科技化提升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数字娱乐行业的同时,作为强互动性、对抗性和观赏性的娱乐方式,电子竞技也在产业科技升级的浪潮中受益颇多,对产品内容深度与表现力都带来极大提升。围绕电竞科技化将给行业带来哪些产品和内容层面的革新,参与圆桌讨论的加冰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谢帆指出,当前很多应用于电子竞技的前沿技术,例如比赛中的Ban/Pick(角色禁/选)采用杜比声效,FPS竞技游戏听声辨位的实现,这些技术应用点最终都是为了让用户达到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也是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
王亚伟也认为,随着VR、AR与XR等技术的发展,未来电竞可能将演变为涉及全身运动与脑部能力锻炼的体育项目,当前的研究进展也显示,脑机接口的实现也只是时间问题,最终娱乐体验的革新与升级必将带来行业的腾飞。
“从基础落地的角度看,当前有一些新兴技术我们已经应用于实践了。”龚龙表示,以电竞和元宇宙的结合为例,目前已能够在元宇宙开发集社交、游戏、直播、观赛等等功能为一体的产品,且其优势在于模块化,可根据实际需求迅速落地,通过技术结合线上线下的场景,可以为电子竞技带来更为多元的体验。
接轨国际潮流作为伴随着70、80乃至00后成长起来的新兴产业,电子竞技是很多年轻人情感记忆的连接和载体,也扎根于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引领着潮流文化和时尚的发展方向。
在这一代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潮流消费品牌消费的大环境下,如何和国际潮流趋势相结合,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电竞IP和电竞企业扩展市场空间,也是电竞面对新发展趋势必须回答的问题。
藤菲菲表示,从打造电竞俱乐部IP的角度来看,扩展IP最重要的还是赛事、赛讯,选择好的电竞项目才是俱乐部IP立足的基石,只有打好这个基础才能通过其他运营玩法更好地将IP触达到用户。
具体而言,需要从创新和深耕两方面加以突破,例如打造电竞商业综合体,打造贴合年轻受众的消费体验,延伸电竞剧本杀IP产品等等,需要产业链共同努力将好的商业概念和已被验证的优质内容贯彻下去。
“中国电竞实际上已经接入乃至引领国际潮流文化了。”谢帆指出,当前很多国际化业务中,很多海外电竞企业、协会都在模仿中国的做法,学习中国的市场经验,作为中国电竞企业,需要积极加入到全球产业标准的制定中,通过内容和技术创新引领国际潮流。
王立杰对此表达了赞同,他从产业下游产品制造商的角度指出,将当前国内电竞产品与海外品牌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虽然中国的制造业全球领先,但在文化属性、IP输出层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文化传播的缺失使得下游很多产品在海外很难获得大众认可。
“因此需要加强IP的创造与传播,通过下游衍生物获得受众认可,做活消费市场,从而进一步提升产业产值。”王立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