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广州报道
(相关资料图)
投融资作为金融要素的一种体现形式,无疑是助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加速器。2022年,外部环境的不断变换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医药行业的投融资也受到影响,较过去几年,医药行业的投融资增速放缓且更为谨慎,随着一二级市场投资开始变得理性,2023的医药投融资情况也将面临新的机遇。
近日,在珠海横琴举行的第34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上,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数据中心总监蒋孙明介绍到,随着我国医药产业走向国际化,医药行业的投融资情况也出现新趋势。
投资额大幅下降过去两年医药行业遇到短期资本市场的寒冬,全球医药行业投融资总额同比大幅降低。2022年,全球医药行业共发生3057起融资事件,仅相比2021年有所减少;融资总额达729亿美元(约5029亿人民币),同比减少42.6%,居历史第三位,不及2020年和2021年,市场整体趋于冷静和审慎。
尽管投融资总额同比大幅降低,但全球生物医药领域融资总额表现依然强劲,强势领先其它细分领域。2022年全球生物医药领域凭借1094起融资、累计约346.1亿美元融资总额强势领先其他细分领域,再次拿下2022年的融资榜首。数字健康领域以183.46亿美元紧随其后,器械与耗材排名第三。从五大细分领域融资额占比来看,2022年数字健康融资总额占比下降明显,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融资总额占比略微上涨。
而与全球情况相似,2022年我国医药行业的投融资额也大幅下降。受防疫措施和首轮新冠变异毒株的冲击影响,医药行业投融资活动放缓,国内下半年表现低迷。2022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融资额156亿美元(同比下降54.11%),数量为1218件。
值得注意的是,前沿生物技术赛道仍旧活跃,CDMO赛道景气度持续乐观。免疫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前沿生物技术赛道仍然活跃,成为2022年国内生物医药领域融资额稳步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与此同时,早期阶段(种子轮至A轮)成为融资的主力军,占比合计约70%。2021年以来,中后期阶段项目的交易笔数逐步下降,出于对行业并不乐观的预期,投资人更倾向于资金投入更少的A轮项目,早期阶段融资更受到投资者青睐。
资本对于早期阶段项目青睐度明显提升主要与三方面有关,一是政策支持,政府引导企业基金鼓励投早投小;二是生物医药产业投资的高风险和周期长的特点要求持续的科研资金投入才能保障技术创新;三是生物医药领域项目在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医药股破发潮倒逼投资机构聚焦早期阶段项目。2022年国内投资机构已经多次加注生物制药领域的早期初创项目,国内TOP10活跃投资机构后尤为关注生物制药领域的早期项目。2022年,国内投资全球医疗健康最为活跃的机构是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全年累计出手49次,参与领投22次,出手的融资轮次主要是早期项目,包括21次A轮系列融资和11起种子/天使轮融资。启明创投和元生创投紧随其后。
蒋孙明表示,“随着经济活动的复苏,国内医药产业投融资在2023年有望迎来新的机遇。”
投小投早随着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企业预期价值不确定等影响,医药行业的市场也更趋于理性,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融资市场也呈现出新趋势。
未来资本对于大额投资将更为谨慎,更加偏爱小额投资。2022年生物医药领域过亿美元级融资事件达到近5年新低(占比当年所有披露金额的融资事件11%,共47起),而百万美元级及以下的融资事件占比创近三年新高(占比当年所有披露金额的融资事件31%,共132起)。尽管投资金额有所下降,但医药行业的市场规模依旧保持稳定增长,投融资放缓且更为谨慎。
而创新能力依然是企业能否获得融资的关键。蒋孙明表示,“未来资本将更广泛且注重有创新、差异化的项目,在通用型细胞疗法方面最舍得‘花钱’。”2022年国内细胞治疗领域共发生融资时间73起,融资总金额为71.91亿元。2022细胞疗法领域的融资事件多集中在干细胞疗法(15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金额3.67亿元)、实体瘤治疗(13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金额12.5亿元)、通用细胞疗法(12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金额15.29亿元),或是NK (7起,8.2亿元)、TIL(3起,9.17亿元)等细分领域。在经过早期国内血迈瘤CAR-T同质化竞争,以及经历了生物医药市场融资寒冬期后,有创新、有差异化的项目更受资本青睐。
而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AI赋能新药物形式研发的公司也开始崭露头角,受到资本越来越多关注。AI+新药成为医药行业投融资趋势。资本布局AI+新疗法领域的频率和总金额已经高过AI传统化药。2022年AI+新疗法的融资事件共22件,融资总金额29.5亿元,超过AI+传统化药领域的融资事件(16起)与融资总金额(17.5亿元),可明显看出资本对于AI+新疗法的喜爱。
资本的寒冬即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在一二级市场投资趋于理性时,创新依然是医药行业投融资破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