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梓桐 实习生曾悦 上海报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商业航天事业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太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据泰伯智库预测,2021年至2025年,我国年均卫星发射数量将达到1000颗,年均火箭发射次数或冲刺55次。整个商业航天市场容量,在未来十年内,将要达到12万亿元。
3月2日,张江高科895创业营第十二季航空航天专场在浦东新区举行开营仪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张江高科将邀请中国商飞、蓝箭航天等行业明星企业,携手三家天使投资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助力27家航空航天初创企业发展。聚力打造浦东“大飞机”产业集群。
张江高科相关负责人在现场表示,在张江“2+2+X”的产业布局矩阵中,航空航天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的应用场景。张江在集成电路上已有的技术优势,将在星间通信、星载计算、卫星主控、箭载控制、地面终端、收发组件、机载通信等方面赋能航天航空产业的发展,助力建设协同创新和更高产业效益的生态系统。
商业航天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行政策促进国内商业航天发展。
2015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防科工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明确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商业航天。中国商业航天自此蓬勃发展,一批围绕航天产业链及其配套建设的创业企业应时而生,促进了中国航天产业的商业化与市场化。
航空航天产业是产业要素高度集约、系统化、多学科高度耦合的复杂产业,中国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需要产业上下通力协作、集中资源与力量。而商业航天的发展能够为整个国家航空产业的发展提供助推器的作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国航空航天产业在设计理念、制造规范、制造流程以及数字化等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
以航空发动机产业为例,涵涌科技副总裁倪阿荣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记者采访时指出,发动机产业的发展面临设计、制造、运营和维护三座大山的考验。“航空发动机产业是我国整个高端制造产业里的瓶颈产业,国内还没有造民用发动机的能力,我国在发动机的设计和制造上还处在艰难的爬山阶段。”
倪阿荣表示:“我国航空产业不仅仅需要更多的参与者在其中寻找商业机会,更重要的是希望新的参与者能为航空产业建言建策。不同业务不同链条的商业航天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够在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和行业规划上创造出思想的火花。”
格思航天创始人曹金也在采访中指出,我国航天工业在技术应用的规模化与产业化,特别是在卫星制造产业、卫星发射产业和后续的互联网应用产业方面发展较为落后。商业资本的介入有利于建立规模化的航天经济,也能为航天产业的发展提供健康的市场竞争活力。
此外,新材料、新技术企业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拓展合作,也将为航空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商业航天的发展图景
商业航天是科技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在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转型升级驱动力。
近年来,卫星互联网作为的信息基础设施被纳入国家“新基建”政策支持的重点方向。2021年4月,由国资委成立的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在雄安正式挂牌,我国卫星通信的发展驶入快车道。国家层面对卫星互联网的加速建设将为商业航天领域带来广阔的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已初具规模。《2021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投资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国内已注册的商业航天相关企业数量达到409家,涵盖了卫星制造、火箭制造与发射、地面终端及设施制造、卫星服务等业务范围。
而在整个商业航天产业中,我国仍然以国营企业为主导,民营航天企业整体发展缓慢,规模较小。
华泰证券的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2021年,我国运载火箭的商业发射次数共计84次,其中国家队承担发射任务77次,占比为91.67%。
对于航天民营企业来说,实现业务、规模增长的关键是建立其产品的可靠性。曹金指出,不管是购买民营还是国家队的火箭,客户更关注的是其能否百分之百保证把自己的卫星成功通过火箭发射到太空,在可靠的前提下才会再考虑成本。
“从客观情况来说,目前国家队火箭的可靠性远远高于民营火箭。如果民营企业能够实现产品的可靠性目标,客户就会自然而然地选择其产品。”曹金说道。
未来,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前景值得期待。根据未来宇航的估算结果,2021年商业航天产业在一级市场中实际发生的融资总额突破100亿元,达到112.5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工业整体的基础人才,包括整个市场、资本对商业航天的热衷度丝毫不差于欧美发达国家,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整个基础建设的完善和‘十四五’规划的引导推进,相信在五年左右的时间就能够达到和发达国家在一个水平线上。”曹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