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报告》,可以这样读!
宏观上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稳住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实依托;微观上助力头部企业顶住业绩下行压力,特别是进一步夯实了中小企业的生命力和发展韧性;金融角度出发,既有效推动了普惠金融服务持续下沉拓展,又进一步赋能绿色发展……这是数字经济在2022年带给实体经济的“礼物”,更是多年来数字技术“守护”经济发展的一个剖面。
【资料图】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特别提到“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0.6%、7.9%,数字经济不断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以上”。
工信部数据显示,2012-2021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 11 万亿元增长到 45.5 万亿元,多年稳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 21.6%提升至 39.8%。
根据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3月11日发布的《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22年我国GDP单季同比增速分别为4.8%、0.4%、3.9%、2.9%,而作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单季同比增速则分别达到了10.8%、7.6%、7.9%、10%,平均增速明显“跑赢大势”,波动幅度又明显小于整体经济,为经济恢复增长提供了较强的韧性。《报告》估计,2022 年数字经济规模或超 50 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 41%左右。
数字加持下的宏观经济“三驾马车”“跑”出新路径
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是国内以推动数字经济、数字金融领域合作为核心宗旨的新型智库平台,致力于搭建金融机构、实体企业、政府部门、高校智库的桥梁纽带,全力打造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交流合作、政策研究、规范培训的一流智库。上述《报告》是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第三次发布对外呈现数字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最新成果。
春风化雨,枝叶关情。数字技术加持下的宏观经济“三驾马车”,过去一年“跑”出了哪些新路径?
《报告》显示,数字投资为扩大有效投资提供重要抓手。从与数字经济相关性较高的投资数据看,2022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2.2%,比全部制造业投资高9.8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2.1%,增速比全部服务业投资高9.1个百分点。从数字基础设施投资看,2022年以5G基站、大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信息通信网络建设规模全球领先,信息通信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算力基础设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数字消费为稳定消费增速提供有力支撑。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使得供给与需求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电子商务、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业态与生产融合发展,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打破了传统生产环节与消费环节的时空限制。2022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2%,较2021年下降近13个百分点;2022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79万亿元,同比增长4%。一方面,有效支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数字贸易引领贸易创新发展。数字贸易发展,对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以跨境电商、数据服务等为代表的外贸新业态增长势头迅猛。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含B2B)、电信服务出口增速达到11.7%、13%,分别超货物和服务出口增速1.2和0.9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重要抓手。二是供应链物流备受外贸企业及资本市场关注。三是数字化赋能外贸业务流程再造。
从微观看,数字技术正在赋能各维度企业加速健康成长
2022年,面对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数字经济领军企业仍呈现较好发展势头,有力缓解了经济下行压力。《报告》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上市公司总营收为4.7万亿元,占A股上市公司营收总额的9.0%,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净利润为3251.3亿元,占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6.8%,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从促进经济增长的三大传统要素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A股上市公司在研发投入、资本性支出、雇佣员工数三个方面均实现较快增长:一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研发投入持续较快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A股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同比增长17.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A股上市公司研发强度为5.4%,比全部A股上市公司高出3.6个百分点;二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资本性支出较快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A股上市公司资本性支出同比增长15.7%,比全部A股上市公司高出9.1个百分点;三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吸纳较多高素质劳动力,2022年前三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A股上市公司员工总数同比增长6.6%,比全部A股上市公司高出2.2个百分点,吸纳本科及以上人员同比增长8.8%,比全部A股上市公司高出1.1个百分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数字经济中小企业的抗冲击能力。根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普惠金融部和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联合开展的问卷调研数据,数字经济中小企业韧性较好,抵抗疫情冲击能力较强。对比数字经济中小企业与其他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狭义数字经济中小企业2022年经营情况普遍优于广义数字经济和其他行业中小企业,营业总收入与利润总额高且同比增速较快。疫情期间,超过90%的广义数字经济中小企业在疫情期间经营情况没有恶化,34.9%实现了正增长,经营情况优于其他行业中小企业。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金融持续提供“富氧活水”
《报告》显示,2022年以来,我国数字金融保持了良好的创新发展态势,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战略提升。金融机构普遍将数字化转型提升到战略高度,绝大部分银行明确将继续增加金融科技投入,超过70%的证券公司制定了数字化转型战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数字化组织架构。
《报告》还特别总结了过去一年我国数字金融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三大重要特征。
一是数字金融进一步赋能绿色发展。在“双碳”战略指引下,我国绿色信贷高速增长,支持实体经济绿色转型。数字金融通过构建碳账户、降低信息不对称、开展ESG投资分析等方面赋能绿色发展。数字技术能帮助企业实现碳排放和碳管理的数字化,提升企业环境治理效率,也能完善环境信息披露等数据共享平台,为建立起覆盖各类资信主体的绿色信用体系提供支撑。
二是产业数字金融成为新增长源和发力点。金融机构加速对公业务数字化,以提升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协同性。商业银行积极推动供应链金融、产业基金等业务,扩大抵质押保物范围;保险业通过保险资金投资、下调保费、产品创新等,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三是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持续下沉拓展。数字普惠金融提供了更丰富透明的信息,更低的融资成本和更便捷的信贷活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剂。数字技术助力普惠金融向纵深发展,促进金融服务范围持续下沉拓展,改变传统信贷模式,创新产品服务模式,推进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互认,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降低金融风险,数字普惠金融生态不断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