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郑嘉意 北京报道

3月23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财经法律研究院、21世纪资本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3年南方财经法律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资料图片)

在主题为“资本市场新机遇 法治护航新未来”的论坛上,中信银行法律及资保部资深经理熊舟指出,全面注册制改革下,商业银行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中信银行法律及资保部资深经理熊舟

“构建多层次金融资本市场的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积极配合全面注册制改革,搭建与直接融资产品相关联的产品和服务体系。”熊舟表示,“这一过程我们需要厘清两个问题:其一,商业银行在这一过程中能捕捉到什么样的机会?其二,未来,商业银行将面临哪些挑战?”

全面注册制改革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提高机构发行上市的包容性、兼容性。从这一角度出发,熊舟指出,商业银行将迎来三个方面的业务机会。

一是新增客户群体。熊舟表示,注册制改革的重要内涵是优化企业上市标准,提升对核心技术、专业人才、研发进度的重视程度,摈弃原有“唯财务指标论”。“这有利新兴产业优质公司打开融资渠道。大量优质公司将按照上市规则要求的披露标准展示信息,这降低了商业银行及各类金融主体收集信息的成本。未来,获取客户信息将更加便捷。”

二是丰富融资场景。企业从成长到成熟、从拟上市到上市,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生命周期。熊舟表示,全面注册制落地后,商业银行将迎来上市前过桥融资、引入战投、高管激励、战略配售、定向增发等众多业务机遇。

三是完善银行理财资产配置组合。熊舟指出,目前银行理财进入全面净值化时代,底层资产以债权类资产为主,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为银行理财加大权益投资提供了更多投资标的的选择,有助于推动银行理财加大权利资产配置。

迎来新机遇的同时,熊舟进一步指出,银行投融资过程中对风险判断的偏好和资本市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逻辑具有一定的不匹配性,可能为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带来挑 战。

一是加速金融脱媒。“数据显示,科创板和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以来,IPO融资规模逐年扩大。2020年至2022年间A股IPO融资规模分别达到4742亿元、5351亿元、5704亿元。”熊舟表示,“直接融资渠道打开后,中小公司拥有更广阔的股债融资渠道,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单纯依赖降低贷款利率等方式增加贷款投放将无法保持客户粘性。商业银行需要更迭面向资本市场的客户服务体系,考虑企业生命周期、多维度需求,立足综合服务提供商角色。”

二是市场风险增大。熊舟指出,注册制下,市场定价会更加客观、理性,注册制在扩容市场的同时,由市场检验、选择真正有价值的企业,将发生上市公司价值的两极分化。发展潜力小、投资价值低的上市公司股票将逐步失去流动性。“以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融资为例,在市场估值如果出现股价大幅波动,特别是股价下跌,可能出现股票价值不再匹配质押所得资金的情形。”

三是风险管理与判断标准的更迭。熊舟表示,资本市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与银行传统的资金安全的风险偏好与评价逻辑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产品开发中,商业银行需要做好风险判断。“这是前、中、后台都要把握的事情,甚至是融资后的一些管理的要求。”

纵观行业机遇与挑战,熊舟进一步指出,商业银行作为间接融资主体,仍需要积极发挥作用,为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展望未来,商业银行应从多个方面主动发力。

例如,积极探索服务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新模式。“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综合经营平台和金控平台的协同效益,发挥集团化、专业化的优势,整合资源打造专业能力,通过‘银行+子公司’、‘银行+基金’等业务模式,为企业提供全链条、多元化的综合化金融服务,提升金融生态化作战能力。”熊舟表示。

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力度。全面注册制下,权益类资产在大类资产配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熊舟指出,资本市场服务的对象、支持的行业与商业银行客群和资产配置方向高度重合。在合规经营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应通过理财子公司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力度,提升权益类资产经营和挖掘能力,加大投资者教育。

全方位、全流程的完善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熊舟表示,商业银行应当尽快强化银行投研体系和风险管理团队,提升为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各类客户提供特色和高价值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