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冯恋阁 广州报道
“在将来,任何人都可以成为15分钟的名人”。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在上世纪70年代做出的预言似乎已成为现实。互联网高速发展,手机中的每个应用都是信号发射装置,一个人的影响力可以史无前例地触达到无数人。然而,当这种影响力被用于宣传虚假慈善内容,其危害也将被成倍放大。
(资料图片)
今年年初,短视频主播“云南波波”发布多条其在大凉山做慈善的视频。该主播在其中一条视频中拿出3000元表示将资助一位村民生活。然而,在随后的调查中,该主播被爆料视频存在借钱摆拍、虚报信息等多处造假。最终,“云南波波”被行政拘留,其短视频账号也被封禁。
“以‘助农’‘助困’‘助残’为由,通过编造不实‘贫困生活’‘破旧住房’等场景,实施虚假‘捐赠救助’等‘公益’行为,影响恶劣。”6月2日,抖音更新了关于抖音公益内容治理的最新规范。新规聚焦打击和治理伪“公益”内容,明确提出公益类账号不得进行直播打赏、电商销售等营利性行为。这一新规已经开始试运行,并将于2023年7月1日起正式生效。
抖音公告显示,“涉及公益类内容的账号”包括已按照规定认证的公益账号,以及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发布与公益相关内容的未按照规定认证的账号。
抖音的公益类账号认证则需要相关机构或社会组织提供国家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后合法注册证书及证明,如基金会法人登记证书、社会服务机构法人登记证书,或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等才可进行。
新规还提到,认证后的公益类账号,不得交由第三方MCN机构或个人代为运营。抖音官方表示,此举是为了确保由公益组织、公益从业者直接运营管理,为账号的内容质量、画风规范负责。
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相关内容,抖音官方宣布将加大巡查力度,尤其对发布“生活困难”“房屋破旧”“老少留守人群”等内容,且存在营利性行为的账号,实施重点排查。平台对已查实存在编造、骗取爱心、不当营销的“伪公益”内容与账号,给予严格处置。
根据官方数据,4月至今,平台已经下架相关视频 1131个,对3518个账号进行了无限期封禁等处置,并抹除其不当获取的新增粉丝,取消其变现功能权限。
事实上,这并不是该平台第一次出手治理虚假慈善内容。今年3月,抖音官方微博发布关于更新“剧情演绎”类视频创作规范的公告,其中明确“剧情演绎”类作品不得包含虚假慈善、虚假卖惨等内容。
在公告发布前,3月14日,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发出关于防范“假慈善、真行骗”违法活动的提示。提示敦促相关平台加大对涉及慈善活动的内容的审核力度,切实防范一些主播通过造谣、炒作、制造“悲情戏”、践踏求助人尊严、侵害受益人隐私等违反法律法规、违背公序良俗的手段,蓄意制造舆论“热点”,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将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