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巩兆恩 报道
随着全球电动化浪潮演进,中国头部动力电池企业也在加速出海。
(资料图)
7月27日晚间,中国电池制造商欣旺达(300207.SZ)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计划在匈牙利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工厂,从事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系统制造及销售等业务,初始投资规模不超过19.6亿元人民币。
欣旺达方面表示,本次对外投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业务布局,服务国际客户,满足市场需求,拓展海外业务,提升公司的全球市场份额,对促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天,另一家动力电池企业亿纬锂能(300014.SZ)也发布公告称,公司与Energy Absolute Public Company Limited(简称“EA”)签订谅解备忘录,拟在泰国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以该合资公司为实施主体建设至少6GWh的电池生产基地。
据悉,EA集团是一家在泰国注册成立的公司,目前从事全系列可再生能源业务,包括生物柴油制造商、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商、电动汽车和电动汽车充电器开发商和运营商及锂一次电池制造商。
亿纬锂能方面表示,本谅解备忘录的签订,有利于双方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协同互补,促进公司海外业务顺利推进,以支持配套泰国及东南亚地区客户需求,是公司完善全球化产业布局的重要举措。
中国动力电池“出海热”一车出海,带动“全链”。在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下,中国汽车产业加速出海,与此同时,以动力电池为首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也已在全球开始布局,中国锂电池的出海驶入“快车道”。
据韩国调研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数据,今年前5月,在全球装机量前10名的动力电池企业中,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占据6个席位。
海外市场方面,除去中国市场份额,宁德时代仍以30.5GWh高居第二,海外市场占有率高达27.3%,以0.1%的微弱劣势落后于LG新能源;比亚迪装机量达1.7GWh,同比暴增540.5%,海外认可度不断上升;远景动力、孚能科技也闯入前10的榜单当中。
海外市场的快速增长,体现了中国电池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和认可度不断提升。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总额达3426.56亿元,同比增长86.7%,创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中国锂电池出口额达1097.9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出口额565亿元,同比增长94.3%;上半年,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电池累计出口达56.7GWh,约占总产量的19.3%。
的确,作为中国外贸的“新三样”之一,各大动力电池企业也加速争夺全球市场份额。
今年以来,宁德时代宣布将和福特汽车在美国密歇根州合作新建动力电池工厂,初期产能规划为35GWh,投资高达35亿美元,计划于2026年投产;亿纬锂能计划投资99.7亿元在匈牙利建厂;国轩高科宣布携手欧洲电池制造商InoBat,以合资形式建设40GWh电芯及Pack工厂;蜂巢能源泰国Pack工厂正式开工建设。
伴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崛起,动力电池走出国门已成为大势所趋。
匈牙利为何独受青睐?值得一提的是,欣旺达此次建厂的目的地——匈牙利,已成为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出海欧洲的主要聚焦地。
去年8月,宁德时代宣布投资约500亿元在匈牙利建设电池厂;今年6月,亿纬锂能也宣布将投资99.7亿元在匈牙利建厂,生产大型圆柱电池。
此前,有消息称,比亚迪也将在匈牙利建造一座全新的电池组装厂,预计此次投资将超过2亿元人民币。
对此,宁德时代曾向媒体表示,之所以在匈牙利布局电池工厂,首先是因为当地汽车制造业历史悠久,产业配套好,电池原材料、隔膜及其他辅助材料方便采购;其次,匈牙利地处欧洲中心地带,区位优势突出,聚集大批整车企业,便于及时响应客户需求;此外,匈牙利投资环境优越,交通物流等各方面基础设施良好,拥有大批优秀的产业和技术工人。
不久前,匈牙利外交和对外经济部部长彼得·西雅尔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得益于中国电池制造商对匈牙利的巨额投资,以及其他电池企业即将宣布的投资计划,该国的动力电池产量即将由目前的全球第四升至全球第二。
不过,“扎堆”匈牙利也并非一帆风顺,未来我国锂电产品出口还将面临诸多限制与挑战。
今年10月,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即“碳关税”)将正式实施,从2026年起削减欧盟企业免费配额,国内企业出海欧洲的成本将急剧上升,欧盟市场的准入门槛也将进一步提高。
明年7月,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也将迎来欧盟《新电池法》的“大考”。届时,欧盟成员国将以统一的方式对电池进行管理,电池设计、生产和回收在内的各环节有了新的要求,其中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将被强制性要求带有碳足迹声明和标签,并且还需建立数字“电池护照”。
作为电池出口的主要市场,该项法规在欧洲生效后将对中国的动力电池企业带来一定影响。
电池出海,依旧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