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王卓峰 广州、惠州报道


(相关资料图)

7月27日,广州大厦四楼会展厅内外,挤满了从各地赶来的企业。这间约700平方米大厅原本配套的桌椅已不够用,现场不得不在后方新加了三排座椅。

据当天的会务统计显示,加上视频连线的珠海、佛山、中山、肇庆、清远等分会场,共计有1400人参加了这场大会。

这是广东省“制造业当家22条”政策宣讲培训会首场的情况,此后一个星期,这场大会将先后在江门、惠州、汕头设主会场,爆满情况均不输广州场。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发现,会议覆盖珠三角及粤东西北各地,4个主会场的选择均兼顾了制造基础、地理位置等多重因素,借助制造大市或区域中心城市联动周边城市群,形成政策传导效应。

例如,大会之所以将主场设在惠州,而非制造业规模更大的深圳或东莞,是因为考虑到对河源、韶关两个分会场的辐射力;汕头则属于专门面向制造家底整体薄弱的粤东地区。通过4个主会场城市联动多个地方,最终实现全省覆盖。

“除地域广之外,内容全、形式新是大会另外两项亮点。”广东省工信厅规划与产业政策处处长邹勇兵介绍,除印发宣传册、制作短视频、创办专刊,各关联部门人员均有到场,梳理各自板块最新进展并送策上门,仅派出的宣讲团队便涵盖广东省工信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以及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

宣讲会紧紧围绕“制造业当家22条”内容,结合省直有关单位及各地市重点工作任务,涵盖制造业存量企业投资跃增、数字化转型、土地要素资源保障、推动招商引资、金融支持等相关政策,全方位推动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对此,企业反响十分积极。根据采访反馈,不同产业领域、不同类型企业对政策的关注亦有不同侧重。新兴行业,尤其中小企业更关注品牌打造、数字化转型等政策利好,传统产业企业则对强链补链、土地要素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场宣传会上反映出的企业关注点,也将成为接下来各地政策制定的依据。广州市工信局综合法规处处长王玉印透露,广州市正结合“制造业当家22条”因地制宜制定新政策,目前已完成企业意见征询,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细化。

龙头企业聚焦“强链补链”

2022年,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97.8%、161%;今年一季度,两项数据又分别再增42.47%和62.65%。该公司副总经理毛杰预计,随着国内外各类演出活动的复苏,公司订单将继续稳步增加。

这一增速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灯光音响行业的认知,其源动力是企业对科创的高投入,截至目前,浩洋电子已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1000多项。

无独有偶,凭借并购重组和前沿技术投入,TCL科技集团已成功从消费电子企业转型为全球化科技制造集团。“仅2022年,我们的研发投入便达140亿元,且近年每年在惠州的技改投入均超过20亿元。”TCL科技集团首席运营官王成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过去6年TCL营收从1133亿元增长至2606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8.5%。

企业敢于重金“砸”科研的背后,是广东日益健全的奖补激励和风险兜底措施。

“制造业当家22条”提出,广东将加大对民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支持,并联合金融机构创新“科技研发险”等产品,完善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和研发风险分担政策。

此外,同传统产品提质升级相对应的,是产业链的转型提级。

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旧有产业链难以配套的背景下,上述“链主”企业往往兼具补链强链的职能。例如,浩洋电子正协助广州市番禺区舞台灯光音响产业进行产业链梳理、上下游企业整合;广汽集团也在加速推进自研配套项目因湃电池、锐湃动力等投产,并协助政府梳理招商引资清单,推动供应链近地化。

但多家“链主”企业表示,仅凭自身力量难以实现产业链的快速迭代。因而,一方面,“自转+公转”的方式广为龙头企业采纳。例如,广汽集团近期同立讯精密达成协议,将在南沙共建驾乘监控系统、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等产品线,推动本地汽车集群向智能化延链。另一方面,这些企业还寄望于通过更多产业资本撬动投资并购,并期待更多政策出台支持“链主”发展。

事实上,在“制造业当家22条”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已成为重要内容。为有效撬动资本支持制造业,广东还将打造涵盖并购重组等的金融服务体系。

会议现场,广东省商务厅投资促进局四级调研员温莉明也表示,“广东将围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编制招商图谱,建立产业链招商数据库,支持各地建立‘一链一策’精准供给机制,实施靶向精准招商。”

当供应链逐渐近代化布局,土地制约问题随之而来。这也是广汽集团正面临的苦恼——广州工业用地长期紧张,新引入核心零部件企业近地化集聚存在困难。

而根据最新政策,符合条件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可由省统筹保障,或向省申请预支用地指标。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处四级调研员梁晓明介绍,今年最新印发的《关于预安排2023年土地利用计划的通知》又大幅降低了省指标统筹保障先进制造业项目的门槛,简化了保障方式,并针对产业集群给予了专项保障。2022年,全省对7个市产业集聚区给予了每市1000亩的用地。

“新的土地政策对我们破解困局帮助很大。”广汽集团战略规划部副部长潘勇表示,既往项目落地时,由各地市协调土地往往难度较大;如果能够由省里统一协调,这些关键配套项目也可以落地广州周边地区,对强链补链十分必要。

中小企业发力“科创+品牌”

今年上半年,广东制造业投资增长18.2%,其中,高技术制造投资和先进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1.3%和18.9%。这意味着,在巩固提升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同时,广东还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寻找更“先进”的增长点。

相比于传统行业的龙头企业,这些起家不久的新兴产业中小企业专注研发、创新和产品升级,通过细分赛道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为自身发展注入新动能,且更关注新一轮政策中对于数字化转型、品牌打造等方面的支持举措。

作为国内唯一专攻工业无人机任务载荷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广州成至智能机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至智能”)如今把目光聚焦在“声光电”工程领域,已成功研发出系列智能负载,技术优势领跑国际。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工业无人机行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近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0%。良好的行业前景,直接反映在公司业绩之上:今年上半年,成至智能营收同比增长54%,出口同比增加一倍以上。

在政策与市场双向驱动下,成至智能也不断进行新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建设,壮大主营业务:一方面是扩产,成至智能今年已投资新建3条生产线,全部达产后总产值可达5亿元以上;另一方面加大投入研发,该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增加108%,研发人员增加30%,为后续的产品开发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此外,成至智能还通过软件自研和外购服务并举的方式,不断提升数字化水平,目前已完成研发中心以及采购、销售、生产和服务等板块的数字化转型。

以此为缩影,在广东“工业互联园区+行业平台+专精特新企业群+产业数字金融”的新制造生态系统下,制造企业纷纷踏上数字化转型之路。接下来,广东还将推动6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并带动100万家制造业企业“上云用云”。

在硬实力的不断增长的同时,品牌建设同样重要。成至智能总经理廖科文认为,制造业一直是广东省的强项,但品牌影响力仍有待提升,扶持本地优质中小企业做强做大非常必要。

在这方面,成至智能也不断加大在国际市场的布局投入,在全球拓展自身品牌影响力。2022年,企业用于市场扩张等方面的销售费用增加了4倍;作为回报,其国际市场销售收入增长超100%,毛利润增长75%。廖科文认为,“这意味着更大定价权和研发投入空间,将形成‘研发—品牌—利润’齐头并进和良性循环。”

目前,“制造业当家22条”已提出实施“广东制造”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和制造业新兴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引导行业协会、高校、科研机构服务商标品牌发展,并成立广东品牌交易中心,推出“粤品融”品牌质量贷款项目。

对此,廖科文表示,这一系列务实政策对中小企业品牌培育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他希望,未来相关政策能进一步关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在知名商标的注册和保护方面提供更多帮助和指导。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