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书法艺术创作的技巧运用是为了表现点画线条的美感,点画是体现气韵、势态、情采等的形象,线条就是力感美的体现。
沈尹默先生对“屋漏痕”说“外拓用笔。怀素见壁间坼裂痕,悟到行笔之妙。南宋姜夔《续书谱》称:“屋漏痕者,欲其无起止之迹。”
“屋漏痕”其实是灵感的体现,随意挥写的一种自然化,形成了翰墨淋漓无意有心的线条点画效果。
古人说:“书法以用笔为上”。“屋漏痕”在用笔上是笔意,笔法上乘技法,笔势最为实力的势,运笔中最为得其妙用的技巧,纵情其中的自我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之感受,达到无我与自然交融的境界。
笔力的执着是用腕技巧的重要表现,在藏锋上以沉凝、深稳、不尖不弱,勿骨软如棉、漂浮不定。
“屋漏痕”是先人在书写过程中,实在的抒情,自然的发挥而不失法度,产生的一种自然化、熟练化、技巧化的笔墨、腕运的表现形式。
《祭侄文稿》以中锋运笔为主。这种运笔方法,将它比喻成“屋漏痕”是非常贴切的。下雨时雨点雨线从屋墙壁上缓缓落下,由于没有风力的作用,其运动轨迹必定垂直于地面,由于水的浸淫作用,地面上自然会在雨点滴落的四周,浸润出一片湿地。
我种“点画”是“流动的线条”有一种往墙里渗透的力,因为“屋漏痕”毕竟是静止的。用什么喻体能准确地表现中锋运笔呢?如芭蕾舞演员的两只神奇的脚尖。在音乐的节奏中,在规定的行进路线上,芭蕾舞演员不论上身如何摇摆,双臂如何舞动,但他们的小腿带动脚尖始终垂直于台面,而且忽快忽慢、时起时落。倘如我们用墨线准确地勾画出演员“点地”所留下的痕迹,一定是一组动感丰富,力感十足的书法线。
颜鲁公写这份文稿时,想必是高挚笔管,直立笔锋,忽而轻点轻掠,忽而重按重顿,像“屋漏痕”迹,有大有小,又像“芭蕾点地”,时高时低,随着情绪的波动,文字大小错落,疾涩变换,宛如一首悲壮的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