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看京剧《野猪林》,称高俅为“太尉(yù)”,立马查字典,看到标的是太尉(wèi)”。于是感慨:“中国的一些汉字读音真的是太乱了。”
发牢骚可以理解,感慨也正常。
(资料图片)
不过,戏里的事,不能太当真。自二百年前徽班进京,现在的京剧已与最初的“二黄调”“昆曲”“吹腔”“棒子”大不同了——“三庆”“四喜”“和春”“春台”等戏班,迅速完成了戏曲的“京化”。
“京化”之最大特征之一,就是“唱”“白”皆使用“北方曲艺十三辙”了。
即便如此,戏里的“唱”“白”,都需“上口”。“上口”之后,“太尉(wèi)”是万万使不得的,而“太尉(yù)”则十分之符合“上口”规则。
所以,不能把戏里的“唱”“白”,以字典的标准来衡量,不然,“毛病”一挑一个准儿。
艺术不能等同于现实。
可是,“太尉”这个官职,到底是应该读“太尉(wèi)”还是“太尉(yù)”呢?
严格来说,自古以来,其读音更接近“太尉(wèi)”。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和《六书音韵表》,皆将“尉”归于古音第十六部,与“畏”“围”“衞(卫)”同部。
北宋《广韵》:“尉,於胃切。”北宋《集韵》、元代《韵会》、明代《正韵》:尉,纡胃切。并音畏。
春秋时,即有“军尉”这一官职,《左传》多有记载。
秦汉,有了专掌兵权的“太尉”,以及主管刑狱的“廷尉”。汉时更有郡之“都尉”、县之“县尉”、军中之“衞尉”“校尉”等等。
以上的“尉”,皆读如“wèi”。
安慰之“慰”,是后造字,原本以“尉”代之,《汉书》中亦如此用之。
另外,“尉”还代为“熨”字,“熨斗”,原来也读“wèi斗”。读“yùn”,是清中晚期之后的事情。
明崇祯末年张自烈的《正字通》说:“熨,本作叞,或书作㷉,俗从小作尉。慰安之慰,亦作㷉。申缯用火从小者从火之讹,㷉斗作熨,非。”
张自烈是研究“俗字”的大家,他把“尉”字前前后后的变化,说得十分清楚了。
《说文》里,将“㷉”作为“尉”的本字,云:“从上按下也。从(上尸下二的古文仁),又(手)持火,所以申缯也。”
其实,“㷉(尉)”之本义,就是“从上按下”的“熨”。
作为官职,是借“从上按下”之义。
《史记·张释之传》:“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
那么,“太尉”读为“太尉(yù)”,是不是就完全错了呢?
也不是。
先秦的时候,“yù”与“wèi”,同属古音第十五部,如“鬱(郁)”。段玉裁曾举《易传》中的“文炳文蔚”为例,说“蔚”即读为“yù”。现在,“蔚”仍保留有“yù”的读音。
莫文蔚,用方言发音,“蔚”便极接近“yù”。
前面说到的《广韵》《集韵》《韵会》《正韵》,都将“尉”的“反切”之“声母”,注为“於”或“纡”,亦可见“Y”在其中的作用之大。
同属于古音第十五部的“yù”与“wèi”是如何分开的?
段玉裁在《六书音韵表》中,说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音韵随时代迁移说”。他分析说,上古至秦汉初为一个阶段;汉武帝至汉末为一阶段;魏晋至隋为一阶段;唐宋以后又有新的变化。
王力先生将这种音韵变化,概括为“韵部”不断增多,声母愈加细分,同时发声部位和方法亦有大变。
唐宋之时,“㷉”,作为“熨斗”和“熨”之动作,已经读“yù”了。
《集韵》《韵会》说到“㷉”的这个义项,皆云“音鬱(郁)”。
请注意,除了这个义项,“尉迟”还作为复姓,但不包括“太尉”之“尉”。
而且,这种变化不是毫无缘由地“瞎变”,本来“yù”与“wèi”就同属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