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中国是全球塑料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随着塑料生产量、消费量的快速增长,塑料的废弃量也在快速增加。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废塑料产生量约为6200多万吨,其中材料化回收量约为1900万吨,回收率达到31%,是全球废塑料平均水平的1.74倍。但仍有将近70%的废塑料被填埋或焚烧,其中包含了大量软质塑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为生态环境带来了相当的威胁。
长年关注塑料污染防治议题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景虹在2023年两会上带来了《关于加强软质塑料回收利用、治理白色污染的提案》,他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塑料污染治理,建成了世界上相对完善的塑料循环利用体系,治理成效逐渐显现,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要打赢白色污染防治攻坚战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塑料污染的本质是塑料废弃物不当管理造成的环境泄露,进一步提升废塑料的高值化利用水平势在必行。
据李景虹介绍,软质塑料包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塑料袋、快递袋以及食品日用品的软质包装等。据估算,2020年,中国用于生产塑料包装的4500万吨原材料中,用于生产塑料软包装的塑料原材料超过2000万吨,占比超过44%。显然,加强软质塑料的回收利用、进一步提高废塑料的高值化利用水平迫在眉睫。目前造成软塑回收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软塑包装前端生产设计以复合材质居多,不利于回收后的再生加工;二是回收体系不健全,高值化利用存在瓶颈;三是消费者对塑料软包装的可回收性认知仍然较低。
因此,李景虹建议,要倡导绿色消费,提升公众文明素养,深入社区开展居民宣教活动,减少不必要的塑料消费,鼓励消费者采用环保的替代品,同时通过制定国家统一认可的标识等方式教育和引导公众对低值可回收物养成正确的收集和投放习惯。要完善回收体系,实现废弃塑料应收尽收,进一步细化现行垃圾分类制度,完善从塑料生产到末端处置利用的回收体系,同时鼓励行业试点创新,对于行业自发的旨在改善软塑回收体系建设的试点项目,政府应考虑给予相应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还要制定行业标准,提倡易回收利用的塑料制品设计;构建软塑再生利用体系,探索商业运作模式。
据了解,近日,李景虹作为第一提案人提交的委员联名提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膜残留污染防治,加快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提案》获得了“全国政协2022年度好提案”。这份提案是李景虹探索塑料污染防治对策的一个缩影,连续三届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他,近几年屡屡为塑料污染防治建言献策。他表示,他还会一如既往关注塑料污染防治,为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