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重视免疫规划的工作,重视疫苗的研发、生产和推广使用。未来中国也将持续依法依规加快疫苗的创新,积极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突发性传染病所带来的挑战”。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李斌在在6月2日至4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赛诺菲支持的2023大湾区疫苗大会上指出,未来中国也将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与国际社会及时共享信息、分享经验,推进创新性科技手段,特别是疫苗的合作研发和全球推广。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李斌致辞
“进一步提高疾病预防和控制的能力,而免疫技术的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未来也期待包括疫苗在内的预防手段能够在预防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百日咳杆菌等各种病原体的感染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
钟南山院士以视频方式发表演讲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表示,目前我国的疾控体系已经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疾病预防控制道路,同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疾控体系和应对网络。目前我国的疾控体系依旧存在分层分类定位不够明确、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核心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未来疾控体系的建设需要以坚持系统重塑、坚持预防为主、坚持科学防控、坚持协同高效为原则,强弱项补短板不断健全相关体制机制。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表示,中国的国家免疫规划是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新时期我国的预防接种工作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我们需要通过做好包括完善免疫规划制度、完善接种服务体系、强化监测评估、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在内的各方面工作,进一步巩固免疫规划工作成果。
“最近的经验告诉我们,应对下一次可能出现的大流行首先要注意的是需要强化和改善全球治理,此外还要不断加强对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预防、准备、应对和恢复的能力”。原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任明辉表示,未来我们可以从建立综合各方的疾病监测体系、完善以社区为中心的防控措施、打造弹性且具备快速拓展能力的卫生服务体制、部署高效灵活有强大的技术及资金支持的疾病防控对策、设立快速敏捷的应急协调机制5大方面入手,打造一套更为立体、可操作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策略,更为积极、妥善地帮助人类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健康挑战。
责编:呼梦瑶
主编:徐婷婷
校对:毛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