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结束后,很多学生对数学卷的评价就是题目上手不难,方法也会,但一对答案,错了不少。


(相关资料图)

“全国甲卷属于看似简单,实则较为难的题型,计算量较大。”

“全国乙卷则属于计算量大。”

“在新高考一卷中,选择题和填空题相对简单,大题难度大,计算量巨大。”

……

一个关键词就是“计算量大”。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的2023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评析中提到,高考数学全国卷充分发挥基础学科的作用,突出素养和能力考查,甄别思维品质、展现思维过程,给考生搭建展示的舞台和发挥的空间,致力于服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和现代化建设人才选拔。一是重点考查逻辑推理素养;二是深入考查直观想象素养;三是扎实考查数学运算素养。

这里的第三条就是扎实考查数学运算素养。试题要求考生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思路,求得运算结果。

因此,计算能力就是我们每一个高中生都需要去重点突破的问题。有些人认为计算就是“求值”,就是写写算算,只要认真,都能算对,这是大错特错的。计算是一个系统工程,有知识,有方法,有直觉,有化归转化,有数形结合,几乎所有的数学思维都蕴含其中,是很“高级的数学”,也是需要专门训练的,只有认真是远远不够的。

本文就从“主元思想”的角度来谈谈计算问题。

所谓“主元”指的是一个变元,它在整理或消去过程中起着主导地位。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这道题目中一共出现了四个字母,看得人眼花缭乱。这时就需要确定一个字母作为“主元”,把其他字母看成常数。选择谁呢,由于要证的结论中没有字母c,它最特殊,把它当成主元,就得到下面的方法。

这道题的处理过程一直贯穿“主元”的思想,抓住了“主元”,就明确了解题的方向,就可以化繁为简,也就等于掌握了解题的主动权。“主元思想”在计算的很多领域都有应用,这里我们针对高中最常见的两类情况来加以说明,一是多项式乘法,二是因式分解。

一、多项式乘法

先来看一个简单的多项式乘多项式:

这种运算的解题步骤是:

(1)确定主元。这里显然是k。

(2)确定展开后各项主元的次数并确定展开后有几项。显然有4项,分别是k的3次方项,2次方项,1次方项和常数项。

(3)先写次数,再写系数,得出结果。

尽管这里说的是一步得出结果,但练习时一定要“先慢后快”,系数的计算需要借助草稿纸,在草稿纸上算好,再填上结果,并且完成后要复查检验。如何复查,不是再算一遍,平时训练宁可算错,也要一遍得出结果,复查发现错误才算第二遍,否则后面也快不起来。复查用的是“特殊化”思想,比如取k=1,不难算出原式等于2,后来的式子等于3+4-7+2=2(刚好是系数和),两个结果一致,就说明你的运算是正确的。

这个方法在我们记忆数学公式和结论时是应该经常用到的。

象这种平时用得比较少或自己记得不是特别清楚的公式,可以先写出来,然后用特殊值去验证,最后再翻书确认,几次之后,就会记得特别清楚,想忘也忘不掉。

方法二主要用了立方差公式,仍然强调的是先观察,制定策略,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在多项式的混合运算中,比如很多同学比较头疼的解析几何的综合运算问题,只要我们也应用“主元思想”,先认真观察、确定策略,再动笔计算;先定次数,再定系数。那么那些计算还是可以轻松搞定的,因为那些看似复杂的式子,化简后很多项的系数都会是零,结果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二、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恒等变形之一,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初等数学之中,在数学求根作图、解一元二次方程方面也有很广泛的应用,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

因式分解的方法很多,除了初中课本涉及到的提公因式法和利用公式法(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还包括利用其他公式(立方和公式、立方差公式)、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以及上述方法的综合(分组后利用公式法,分组后提公因式法),在这些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十字相乘法。

1.十字相乘法

在上述的题目中,x就是主元。

这道题比较简单,我们希望大家通过这道题,熟悉十字相乘法的基本思路。

本题中有两个字母,我们既可以把看成主元,也可以把看成主元,因此有两种方法,大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好。

本题看起来项特别多,但我们如果把x看成主元,和【例2】并无差别,仍然只有3项。

大家想一想,在【方法二】中把什么当成“主元”?

也就是中的是什么?

事实上,我们这里的主元是,即上面的。也就是用

处理。

当然,上面的题目在有些书上用的是“双十字相乘法”,它的基本过程与我们的【方法二】很相似,但它们的逻辑还是有区别的。

2.双十字相乘法

当然,这个题目也可以用【例3】的【方法二】处理,在我看来,这比双十字相乘法更便捷一些。即

这样的因式分解非常重要,在解析几何的大题中经常用到,一旦你无法分解,往往整道题就无法进行下去了。这种题型的结构本质上也是二次三项式,只是它一共有6项,2次项有3项,因式分解时将它们合在一起先进行因式分解;1次项有两项,当成一个整体;常数项放在最后,就得到这样的形式:

再把主元看成1,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即可。

确定“主元”后,如果主元比较复杂,经常用换元来处理。换元法真是无处不在,我们在《基本不等式,只看这一篇就够了!》中,也多次用到它。

通过前面的例子,我们需要明白。主元,可以是单个的字母,复杂的代数式,也可以是简简单单的常数1。

总之,计算的问题一定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计算的逻辑很多,我们今天介绍的“主元思想”只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路径之一。但要想真正的解决问题,提高计算力,我们就得找一个靠谱的老师,踏踏实实地模仿老师的思路和解题习惯,先慢下来,再期望快起来,扎扎实实练,总结改错,反复验证,一定是可以搞定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