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记者从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贵州省着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立足实际,破立并举,全面修订完成了25个职称系列的评审条件,围绕“四新”“四化”“四区一高地”建立以品德、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贵州标准”。
评价指标“菜单式”“多选项”,多维度激活人才发展动能。对中小学教师、卫生系列等实践性强的职称系列,不将论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不设置论文、奖项、荣誉称号等限制性条款。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人才,注重评价原创性贡献、学术影响力和研究能力,淡化论文数量要求。设置反映专业能力、技术水平、学术影响力、创新成效、决策咨询、公共服务等的“菜单式”业绩选项,申报人从中选择最能体现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选项申报参评,评价人才不设限制没有定式,“实绩为要”“贡献第一”。
聚焦代表性成果,突出创新价值、能力和业绩贡献。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系列以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指标为评价基准,突出人才培养在教师评价中的中心地位。卫生系列提取申报人员临床工作相应数据作为评价指标,考察卫生专技人员执业能力和“治病救人”水平。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报告、标准规范,文博专技人员的文化创意产品、文物修复成果,艺术专技人员的文艺作品、艺术实践文章等专技人员在工作实践中产出的具有说服力的成果,均可作为代表作为专技人员“代言”。
围绕贵州“四新”“四化”“四区一高地”建设,为不同群体“量身打造”分类评价标准。在工程系列,制定交通、住建、质量技术监督专业分类评价条件,助力贵州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制定林业、生态环保和大数据专业分类评价条件,服务贵州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和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的目标要求。在农业系列,为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提供人才支持,对长期在县乡以下农业农村一线和各类涉农企业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农业推广研究员,单列了评价条件。不拿“一把尺子量到底”,不简单“一刀切”。
破除“四唯”,“不拘一格”评价人才。25个职称系列均对不具备规定学历(学位)、资历,实践证明能胜任岗位要求、在各自专业和领域中作出突出贡献和成绩的专业技术人员,设置了“破格”评审绿色通道。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科技领军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可推荐本单位技术负责人直接评定相应层级职称。只要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所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特殊人才,都可以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方式评价、使用。贵州医科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通过绿色通道为引进的特殊人才评审了正高级职称。
为基层人才“量身定做”标准,激励引导人才扎根基层建功立业。对长期在基层一线特别是县以下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适当放宽学历、学术要求,主要考察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工作业绩、任务完成情况、群众认可度。2022年在我省2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单列评价标准,开展“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申报评审602人,评审通过136人。安顺市普定县马官镇的李文兴医生,扎根基层多年,曾获贵州省“最美药师”“百名优秀医生”荣誉,在三年抗疫中表现突出,通过基层认定取得副高级职称。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何万明同志,多年来通过合作社产业发展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取得较好社会和经济效益,获得播州区改革开放40周年先锋人员等荣誉,通过基层认定取得了高级职称。有效激发了专业技术人才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积极性,职称评审“指挥棒”激励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通讯员:周小龙
记者:骆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