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前言

我读书非常慢,经常停下,《道德经》读了两年,在朋友圈敢发感悟的,偶尔为之。我觉得我能(敢)写点感悟的,才算是我真读过的,写不出的就算我其实没读懂。相比别人,我对我自己读不dong(动和懂)书,也曾经很自我怀疑---是不是我学习能力太差?好在朋友圈里的微信好友都很支持,给了些许安慰。

我也是不敢简单地把书里的别人的精彩拿出来发文章的,因为那不是我的。年过半百,渐渐悟到了很多东西其实是书里学不来的。什么是“我的”?必须是我将书里的内容,结合自己五年基层管理、十年中层管理和十年高层管理的经验,揉在一起,才能“化”出来和值得“奉”出来的。涉及我没有能经历到的领域或层次,往往就不能把书中的相关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我想,就我个人而言,读书学习和复盘,是强化了转化效率,但转化的基础还要来自我自己的经历。究其根本,看来我的能力模型是不配“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我更应该追随阳明先生所说的,“事上磨、心中修、尘中炼”。既然是在练中炼,我写道德经自然就不是正襟危坐从头至尾,用中有感悟即发,体会也就不按章节顺序来写了。

老子写《道德经》,解答如何成为有道者和圣人;我看《道德经》,却都是在找如何做成功的个人和管理者。个人成长和组织成长,个人战略和组织战略,个人管理和组织管理,内在道理都是相通的,这是我读《道德经》的关键处,学管理,以上都包括。关于这三对词之间的关系,大家可以参看我下面的报告,也许比文字更生动说明我的理解。

“从管理学读《道德经》,借《道德经》悟管理之‘道’”。薛涛读《道德经》的管理学系列体会,也将编辑成书——《管理学之“道”与实践》,本书预计将于明年年初与读者见面,敬请关注!

来自18年E20年终总结会

相关阅读:

薛涛:读《道德经》中的几点管理学体会(一)

薛涛:读《道德经》中的几点管理学体会(二)

薛涛:读《道德经》中的几点管理学体会(三)

《道德经》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开端;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观察天地的奥妙;常从“有”中寻找万物的踪迹。有和无,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有和无都是幽昧深远的,它们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正文:

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的“常”,据说原句为“恒”,后来为避讳汉文帝刘恒而改为“常”。《道德经》和《论语》的区别,这六个字里都提示了。由于“道”无法描述,“我法妙难思,五千人退席”[1],所以《道德经》全书用了特殊的写法:正言若反、反复重复、晦涩处处,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菩提老祖在猴子脑袋上敲了三下,让读者自己在主动思索中去突然悟道。可见,老子就是布袋和尚,大肚弥勒的前世[2],其玩世不恭快乐为本的模样甚对我的脾气。而《论语》就是孔子的样子,事无巨细、严谨急切,虽然伴随着他自有的开悟也偶有划破天际之语,然而全书的风格就如孔子本人一般严肃认真,你大概率容易盲从。文章风格就是作者的个性,企业战略就是企业家的个性,难以解脱。较真的人会说,《论语》是孔子和孔子的徒子徒孙们一起写的。但是,企业家和其下诸多管理者中,只有企业家决定了公司的风格。孔子,也是唯一决定《论语》风格的人。所以,以下解析就将孔子作为《论语》的作者来展开。

老子和孔子的无和有

同样两人都悟到了“道”,同样想让大家和他一起明白(所以他们都是圣人,在“奉”),《论语》里孔子也喊:“朝闻道,夕死可矣。”能写出这句话,一定是他本人已经悟到了“道”,我现在是体会得到的。可惜由于“道”本身真的是不能直接言传的,绝大部分人读《论语》却不能“悟道”。从这点来看,老子因为更早明了了“无”,所以更通人性反而更具有远见。在著书立说的方式上,老子践行他在“道”里自己悟出来的“无”,用了“虚“的手法,“奉”的水平更高,类似我提倡的“育”的带动模式(《浅谈环保人职业发展:管理“三YU”与新三板》),使得《道德经》最终成为药店;而孔子实在认真直率细致,心中物质之“有”虽早已灭,但精神之“有”未除尽,最终只是把《论语》做成了百货店。对比老子,孔子在精神层面破“有”花了更多的时间,导致孔子作为“有志的强行者”的大半生,虽然努力奋进却不和谐。

为什么不能言传?因为越靠近本源的顶层公理(那个“一”,那个“道”),用语言去描述就会越失真,原因是“名可名,非常名”。命名是语言形成的基础阶段,发音不是,连鸟都会叫的,鸟叫甚至也可以用来同步他们的行动和传递信息。为什么命名是呢?随便举个电影里的例子,我们和外星人完全语言不通。建立沟通的第一步,一般是捂着胸说自己的名字,然后指着外星人,等待ta的反馈。“名可名,非常名”这句更易于理解的翻译应该是,如果某个事物可以被命名,那ta就不再是真正的被人所命的那个名所指代的那个事物。老子的意思,为什么对于“道“人没法用语言描述,因为任何事物你给了它名字(描述它的语言的基础),人也就失去了对它的完整含义的理解。所以我们只要用语言描述事物,就已经不是完整真相。无法理解这一点的人,可以想象下夫妻间完全实现用逻辑讲理的悲剧,就明白了语言的致命缺点。语言因为人永远无法免除的自私,所以从来无法做到绝对的客观和精确,由此带来的完全依赖它做夫妻沟通之必然的错误——有脑无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