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下午三点,广州天河某商场人群熙攘。
【资料图】
商场二楼一家大型连锁超市里,顾客游走在生鲜果蔬、零食酒水区域。不过,在结账必经之路的转角处,几排毛巾货架甚是显眼,却鲜有人往那看上一眼。
在这家商超负责毛巾销售的营业员徐敏(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一周以来,从这个货架上卖出去的毛巾,不超过50条,且大部分消费者都是上了年纪的人群。
几年前的毛巾市场还不至于这样萧条。
徐敏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前几年,光是毛巾,每个月平均能有接近2万的营业额,但现在,"一个月最多7千元。"徐敏说。
对此深有体会的还有毛巾厂商郭海(化名)。12年前,郭海在河北开办一家毛巾厂,主营面巾、浴巾、沙滩巾、手帕等毛巾生产批发。
郭海回忆,大概十年前,每逢过年前,总有企业会大批量订购毛巾,作为给职工的新年福利。"不过这几年都没有这样的单子了。"他唏嘘道。
不仅销量下滑,近年来,原材料的成本上升,让毛巾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除此之外,一次性洗脸巾的出现,也让传统面巾在年轻群体更边缘化。显然,毛巾生意越来越难做。
中国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2020年,中国规模以上毛巾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整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下降明显,规模以上毛巾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1.5亿元,同比下降37.62%;2020年中国214家规模以上毛巾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5.04亿元,同比下降8.2%。
毛巾行业曾经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