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微信公众号"中国航协"6月19日消息,2023年6月16日,中国航协在京举办第十一期特邀专家沙龙研讨会。来自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春秋航空公司、厦门航空公司、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中国民航大学等单位的特邀专家,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就二季度我国航空运输市场的主要特点、存在问题及下半年形势展望,行业恢复发展需要的政策支持和重大举措,首届"CATA航空大会"行业论坛单元议题设置完善、促进高质量办好大会行业论坛等行业发展重点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深入的研讨,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中国航协纪委书记、监事长刘树国出席沙龙并讲话,团标环保部总经理杨涛等参加沙龙。沙龙研讨会由中国航协副秘书长朱耀春主持。

关于二季度航空运输市场恢复态势。专家们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复苏,二季度GDP同比增速会较高,有望达到8%左右,加上出入境政策调整优化,民众出行意愿持续增强,航空运输市场保持快速回升态势。4月份民航客运量突破5000万人次,国内客运量超过疫情前同期;5月份再创新高,接近5200万人次。但我国航空运输市场仍面临着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持续三年的疫情对行业造成严重冲击,其"疤痕效应"仍会持续较长时间。

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国际市场恢复相对滞后。地缘政治、贸易摩擦、境外机场关键资源不足、签证办理等诸多不利因素叠加,迟滞了国内航空公司的国际恢复进程,5月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恢复到2019年同期不足1/3水平。中美航线航班年底前预计难以大幅增加;日韩航线受地缘政治影响,未来几年不容乐观;欧洲和东南亚航线受到国外机场保障能力等限制。国际市场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可能需要到明年年底前后。

二是高铁分流效应显著。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和服务效率的提升,对民航运营的影响明显,特别是中短途航线。比如作为航空运输传统热线的京沪航线,客运量仍未能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

三是航空货运逐步回归常态。随着疫情三年高增长、高盈利周期结束,航空货运面临运力相对过剩、利润下滑。

四是航空公司持续亏损。国际市场恢复不足造成大量宽体客机仍然往返于国内市场,加剧国内供需矛盾。公商务旅客恢复相对滞后。航油成本高企,航空油价比2019年同期上涨约40%,加上二季度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带来较大汇兑损失,二季度航空公司总体仍持续亏损,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在全面深入分析下半年航空运输市场影响因素后,专家们对下半年航空运输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仍然需要全行业上下齐心,携手努力,共渡难关。

关于行业恢复发展需要的政策支持和重大举措。专家们认为,民航业是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持续三年疫情造成全行业严重亏损,二季度仍未摆脱亏损局面,尚未实现盈利,目前行业还是处在非常困难时期。专家们认为,鉴于当前我国航空运输企业仍面临巨大的生产经营压力和债务偿付压力,要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行业面临困难,有关纾困支持政策不能立即退出,应尽量延续至2024年底,比如继续给予金融和财税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对民航应急专项贷款进行展期,落实发行2000亿元债券等。专家们还建议,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允许对航空公司2021年度和2022年度发生的亏损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10年;加大国产飞机运行政策支持,减免国产飞机运营有关税费。

专家们还围绕进一步深化民航价格改革,鼓励支持航空公司创新提供差异化服务产品,更好满足旅客美好出行需求;强化机场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公益属性,推进机场收费改革;下大力解决民航"卡脖子"难题,加强对民航重大"卡脖子"难题进行集中攻关;完善市场机制,推进行业优化重组;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行业自律;优化投诉的分类筛选和受理解决机制,防止恶意投诉对行业的负面影响,完善对航空公司投诉考核管理;加强和完善民航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的定量测算研究,充分发挥民航业的战略产业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研讨,并提出意见建议。

关于首届"CATA航空大会"行业论坛。专家们认为,行业论坛紧紧围绕民航"安全运行、真情服务、航班正常、绿色低碳、智慧发展"5个主题,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议题设置方案,多角度、全方位深入探讨民航安全、服务、正常、绿色智慧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面临的形势和要求、实践探索和重要经验、前景展望和努力方向,议题设置考虑周全、科学合理。专家们就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论坛的议题设置,促进高质量办好首届大会行业论坛,提出了意见建议。

刘树国感谢各位专家对沙龙活动的积极参与和深入思考,肯定本次研讨会深入讨论了当前行业发展形势和一些重大问题,为开好第二季度理事单位信息沟通会做了准备。他表示,中国航协将持续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研判行业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积极向行业主管部门和国家有关部门反映行业企业困难,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更好地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