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规划中,湖北提出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一主引领”指的是武汉和武汉都市圈;“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分别作为两翼而存在,一北一南,共同引领湖北区域发展。

而南部列阵中的其中一“荆”就是国家老工业基地荆门。连续七年,荆门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投资、技改投资总额位列湖北第四,是湖北工业“第四极”。


(资料图片)

湖北省经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依靠较好的工业基础,今年荆门有7家企业成为第四批国家级“小巨人”,超过了前三批数量总和。目前,荆门共培育国家级“小巨人”13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14家。

湖北第十二次党代会对于荆门的定位是“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作为强链补链生力军的专精特新企业,必然是推动荆门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当下的荆门,如果仅从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的数量这一指标衡量,优势并不明显。但随着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格林美、国内排名前三的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亿纬动力等链主企业不断壮大,荆门诸多新兴产业链生态日益完善。

从因化工而生的工业城市,到蓬勃兴起的新能源汽车之都、锂电之都等,荆门成为各类资本和市场关注的重点内陆城市之一。

新兴产业发展新契机

工业一直是荆门的底色,荆门涵盖了41个工业大类中的33个,其中总产值过百亿元的有10个;两大千亿产业化工和农产品加工,合计产值占50%以上。这也使得荆门的传统产业占比较高。

近年来,荆门一直在优化产业结构,构建4253产业格局,升级汽车、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产业链等12条主导产业链,打造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农产品加工4大千亿产业。这个过程,促进了相关企业的快速衍生与成长。

荆门市经信局副局长李明键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小巨人”企业数量的增长,与近年来荆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新兴制造业快速发展息息相关。目前荆门10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分布的产业链,正是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

在国家级“小巨人”湖北航特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铝锭在一系列复杂工序后变成了一套汽车轻量化底盘。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相比动力总成、电机等铝合金部件,铝合金底盘结构更复杂,技术壁垒很高。航特装备从2015年启动技术攻关,如今底盘轻量化占国内市场一半以上份额,为特斯拉、凯迪拉克等国内外整车制造商配套供货。

航特装备是荆门日渐完善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条上的一环。荆门曾花了近一年时间,历经两任市委书记,将长城汽车引进荆门。今年3月,长城汽车荆门公司生产的“坦克500”和“金刚炮”分别上市交付。长城汽车的落户,招引来了30多个汽车零部件配套项目,也拉动荆门汽车产业增幅在今年前7个月位居12条产业链首位。

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关键之一的电池材料成为另一个发力点。目前,荆门聚集了亿纬动力、格林美、恩捷等10多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配套企业,动力储能电池产能已达到53GWh,规模居湖北省第一。

李明键表示,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是推动荆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为企业迈向“专精特新”带来新契机。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荆门培育了湖北绿钨、金泉新材料等一批国家级“小巨人”。

目前,湖北正加速将光电信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与生命健康等三个产业集群打造成世界一流产业集群。一位熟悉湖北产业发展的专家向21记者表示,荆门正处于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在加快对接湖北现代产业集群的同时,荆门要加强产业链关联度,构建起专精特新企业与链主企业互促进、共发展的格局。

提升科创水平迫在眉睫

如果说城市的经济实力是带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基础优势,那么科创能力是城市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潜力的体现。

2021年,荆门GDP超过2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74亿元,实现增加值962亿元。不过今年上半年,荆门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5.8%,低于湖北省2.2个百分点。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传统产业层次不高,新兴产业势强力弱,科创实力有待加强,一时难以形成较强支撑。

据李明键透露,荆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保持了较高的研发水准,企业研发投入普遍在6%左右。

但是从全市范围看,2020年荆门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为1.7%,处于湖北省第七位。科技创新是一座城市财力、智力、制度开放、营商环境等多种因素下的综合结果,上述专家表示,实力稍微的地级市,可以以本地特色产业为主,搭建协作平台,融入武汉万亿产业链条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随着武汉城市圈发展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荆门加快了承接武汉“辐射效应”的进程。目前,荆门正在推进建设14平方公里的荆楚科创城,签约引进了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技术创新中心。同时,完善企业与科研院所的人才联合培养和流动机制,选派“科技副总”进入企业,指导技术改造和科技成果转化。

在中小企业的“金字塔”顶端,一条清晰的创新发展路径是,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到制造业单项冠军,最终成长为领航企业。对于荆门这样正在转型的化工城市而言,如何进一步建立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还需要持续探索。

培育专精特新,龙头企业“链主”的领军和生态整合作用日益得到重视,荆门提出了双链长负责制,核心就是抓龙头企业。同时配合百亿企业成长计划,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工程等体系,荆门提出力争三年时间,打造4个千亿主导产业、20个百亿元产业集群、5家销售收入过百亿工业企业和300家隐形冠军或“小巨人”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专精特新培育工作,是一个城市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的缩影,这座因化工而生、因化工而兴的城市,围绕新兴产业布局的市场活跃度正在快速提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