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出境游从业者们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资料图)
1月20日,据文旅部旗下“文旅之声”消息,从今年2月6日起,试点恢复全国旅行社,以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即日起,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可开展产品发布、宣传推广等准备工作。从第一批恢复的国家名单来看,涉及亚、非、欧、美各大洲的20个国家,其中包括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多个东南亚国家。
“三年了,终于等来出境游团游重启。”1月20日下午,旅行社旅游顾问小吴怀着激动的心情在朋友圈发文,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坚持了三年,总算看到曙光,终于可以回归到自己原本所在的国际线路顾问岗位。
过去三年,疫情延宕反复,旅游业遭受重创。相比起国内游的起起伏伏,出境游则一直处在停摆状态。广州康辉国际旅行社的副总经理陈洁玲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期间最困难的时候,公司的业务量大幅下滑,靠国内(业务)营收也难以填补缺口。同事们每月只能拿两千多的基本工资。面对生活压力,很多年轻员工选择了转行。”
疫情让原本蓬勃发展的国际旅游霎时间进入“寒冬”。而一大批从事出境游业务的从业者,生活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位负责东南亚线路旅游的从业者,试图了解在国际旅游从停滞到逐渐复苏的过程中,他们真实的心路历程。
地陪导游:从全年无休到“全年淡季”在泰国地陪导游王明龙的社交平台上,经常能看到他晒出泰国各地的旖旎风光。“做了二十多年的地陪导游,我觉得我最大的优势,是能以有趣的方式向游客介绍旅游景点,更重要的是,能给游客们定制独特的旅游线路。”他告诉记者。
即便是很多泰国的小众景点,王明龙都能如数家珍。高中毕业后,他就一直从事旅游行业,一路走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并不容易。王明龙说,从导游助理到可以单独带团的正式导游,首先要过“语言关”,从零基础开始跟着其他导游学习中文,紧接着就是尽可能多地熟悉和打磨各种线路、景点的介绍,期间就需要差不多十年的时间。因为中文表达能力好,再加上风趣幽默的性格,王明龙成了当地的一名当红的导游。他告诉记者,以前忙碌的时候,一个月能带四个中国旅行团,把时间塞得满满的,收入也比较可观。
然而,疫情让一大批地陪导游的生活发生急转弯。疫情暴发后,前往泰国的外国游客人数骤减,从2019年近4000万人次跌至2021年的40万人次。尽管赴泰外国游客数在2022年回升至1115万人次,但有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到泰国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仅有27.4万人。
国际游客的锐减直接影响泰国整个旅游产业链。“身边很多年轻导游、司机都转行卖菜了,都是为了生计。”王明龙坦言,中国游客锐减也让他失去了最大的收入来源,只能跟妻子一起在街头卖冰沙,做点小生意过活。但他表示,这也只能勉强支付租金和生活支出,远远比不上他当导游时的收入。
同为泰国地陪导游的松栋和珍妮,也都深切感受到疫情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冲击。
松栋从事旅游业已十五年。他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以往平均每个月接待三个旅行团、月收入达3万至5万泰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甚至在疫情发生后的整整一年,他都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而被迫赋闲在家。
“疫情才过去一年多,我的存款已所剩无几,日子顿时变得紧巴巴的,”松栋表示,后来找到了开出租车的工作,但生活依旧艰难,一天工作18个小时最多也只能赚300至600泰铢,与做导游时的收入差距甚大。为了补贴家用,他除了开出租车,还会兼职做接待泰国国内散团旅客的工作。
国际旅游的迅速“降温”,也令珍妮的生活急转直下。为了节省生活成本,疫情初期,她就决定离开曼谷独自回乡,以卖小吃维持生计。但受限于家乡消费水平,即便把卖小吃的毛利压得很低,前来光顾的客人也不多。
“根本赚不到什么钱,积蓄很快就花光了,只能向朋友借钱度日。”珍妮表示,因为身边的朋友也都知道她以前是做导游的,所以很体谅她的处境。自去年年末起,得知“中国将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珍妮决定再次回到曼谷,随时准备接团。
在越南做了六七年地接导游的志坤,近期频繁在社交平台上打广告,希望借此揽到一些自由行散客团的生意。他告诉记者,目前接待的旅客主要来自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跟中国游客的体量相比有很大差距。在带散团之余,志坤会卖点螃蟹、水果补贴家用。对于此次中国文旅部试点恢复出境团队旅游业务,而第一批国家名单中不包含越南,志坤有些失望。他直言,早日等到中国旅行团的到来,才能让更多地陪导游恢复生计。
处境相似的国际线导游们,静待中国旅行团的回归。
旅行社:被调配到各类岗位等待“春天”过去三年,旅游业遭遇巨变。而一众旅游从业者在经历“至暗时刻”的同时,也越发认识到坚守的可贵。
“历经三年,终于等来了出境游复苏的曙光。”陈洁玲向记者表示,过去这段时间,旅游业者的处境都十分不易,大部分同事只能拿基本工资。她也看到许多年轻业者选择转行,“等闲下来的时候,有时也忍不住会想,到底何时情况才会好转。”
自1998年入行开始,陈洁玲一直从事东南亚线的旅游业务。她记得,在新马泰旅游线开始时,几乎所有旅客都会首选泰国,首先是因为泰国在东南亚中知名度高,其次是泰国游价格适中,航班也多。在陈洁玲的印象当中,国际游兴旺时,新马泰的在售旅游线最多有50至60条,负责新马泰业务的员工就有70多人。
广之旅东南亚板块业务主管陈柳娜也对前几年国际游的繁荣印象深刻。“2019年是东南亚旅游业最繁荣的时候,特别是暑期、春节都达到了全年业务高峰值。”陈柳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东南亚业务最高峰时,该区域十多个国家有近百条旅游线路在售,一个月的收客量就超过2万多人。为了照顾游客的不同需求,陈柳娜的团队当时还准备了不同主题的自由行定制套餐、跟团自由行等产品。
前些年出境游业务发展热火朝天的记忆,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旅游业者们选择坚守的一大信心来源。
为了撑过这个艰难时刻,很多旅行社都对现有员工的岗位作出调整。陈洁玲说,公司此前负责东南亚出境游的工作人员陆续被分派到营业部、国内省外游等部门。陈柳娜也告诉记者,自己也从原来的出境东南亚产品岗位,先后被调整到做国内游产品、国内定制旅游、国际签证等岗位,“刚被调整到新岗位时,我确实遇到过困难。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负责国际签证工作时,我需要及时更新各国出入境防疫管理规定。此外,由于市场环境复杂,在服务上考量的因素也自然增加了不少。”
尽管面对很多新考验,陈柳娜仍乐观面对。她表示,选择坚守在这个行业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热爱,在这个过程中,她也在不断调整心态,“我始终相信,眼前的困难总会过去。而我能够做的,就是与同事一起共克时艰。”
出境游全面复苏仍需时日作为跨境旅行放开后的春节假期,中国游客出行的意愿高涨。
近日,携程发布的《2023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显示,春节期间中国游客出境游整体订单同比增长640%,内地旅客预订境外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倍,跨境机票订单增长4倍以上。
当中,赴东南亚旅游的热度陡然上升。携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出境游机票订单中,巴厘岛机票订单同比增长30倍,新加坡增长8倍以上,马尼拉超5倍,曼谷、普吉岛超4倍,清迈、吉隆坡近3倍。
可以说,自年初中国出入境政策调整以来,东南亚游热潮的出现就已经在业界的意料之中。据记者了解,早在1月初,广州市内多家旅行社都针对出境游做出了相应的部署。
陈洁玲向记者表示,得悉政策变化后,公司就已经派“先行部队”到东南亚考察路线,以前的东南亚的行程路线基本都会更新。其次,在人手安排方面,目前已经调配了部门原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手跟进东南亚业务,等旅游复苏,将继续安排更多的人手重回东南亚业务部门。
旅行社提前预判,从多渠道进行调整。而让旅游从业者惊喜不已的是,出境团队旅游的恢复比他们预期的还要快。
广之旅的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他还记得,1月20日,在试点恢复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的当天,公司就召开了紧急会议,制定出境团游的营销计划,上架相关出境游线路产品。该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仅在2月6日首团出发的,就已经有4至6个旅行团,报团人数超出预期。陈洁玲也向记者表示,从2月10日起,公司已有11天的东南亚游产品成功收客,报名情况十分火热。
除了线下旅行社,记者从在线旅游(OTA)平台携程方面获悉,在出境游方面,截至目前,携程共上线近700条出境团队游产品,覆盖15个目的地国家或地区。
旅游从业者纷纷摩拳擦掌,准备迎接中国游客出境游的“报复性回归”。但就目前来看,国际游的复苏并非一蹴而就。以泰国的情况来说,王明龙观察到,当地已经有70%的商户恢复至重新营业的状态,但从芭提雅等地开放的表演场次的情况来看,旅游业的“春天”仍未到来,“目前芭提雅等场地的表演一天只开放两场,但以前游客多的时候一天能有六场。另外在观看人数上也有很大差距,以前每场能有2000人,但现在每场人数最多也只有1000人。”
携程海外跟团产品总监张妍称,这三年海外很多中餐厅关闭,导游停职转行,境外地接社需要一些时间重整旗鼓。出境跟团游市场的恢复还需要一个过程,预计3月后出境跟团产品数量和报名人数才会有较为明显的增势。
越来越多的旅游从业者重拾信心,回归到原本的岗位。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坚守,等待出境游的“春暖花开”。
(应受访者要求,王明龙、松栋和珍妮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