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胡天姣 深圳报道
2月14日,深圳银保监局组织召开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首场新闻发布会。
截至2022年末,深圳银行业资产总额12.22万亿元、同比增长8.47%。各项存款余额8.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9%,各项贷款余额8.49万亿元,同比增长7.93%。深圳保险法人机构总资产6.44万亿元,同比增长9.1%。全年辖区保险市场实现保费收入1527.7亿元,同比增长7.1%。
(资料图)
深圳银保监表示,今年将指导银行机构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支持力度,重点支持高技术制造业、深圳“20+8”产业集群,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提高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传统产业在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绿色转型发展等方面的中长期资金支持。
此外,指导保险机构创新开发蓝色碳汇指数保险等产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绿色建筑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探索优化“跨境理财通”、跨境人民币贷款、本外币双向资金池、跨境资产转让等创新业务。
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支持力度深圳银保监局表示,今年,将继续推动金融要素向制造业倾斜投放,助力深圳把“制造业当家”金字招牌擦得更亮。主要包括指导银行机构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支持力度,重点支持高技术制造业、深圳“20+8”产业集群,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提高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传统产业在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绿色转型发展等方面的中长期资金支持。围绕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市场主体,增加信用贷、首贷投放力度。优化制造业外贸金融服务,支持汽车、家电等制造业企业“走出去”。
截至2022年末,深圳内开发性政策性银行投放基金165亿元支持30个重大项目建设,累计撬动总投资4425亿元。15家银行共计推进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项目32个,签约项目15个,投放金额9.25亿元,撬动总投资151.4亿元。
信贷正积极向制造业领域倾斜。截至2022年末,深圳辖区银行机构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29%,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2%,中资银行外贸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2.3%,均大幅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
在深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逾90%从辖内银行中获得过贷款,超全国平均水平。
光大银行深圳分行公司部总经理白彬强在新闻发布中称,目前,光大银行正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实体企业,特别是制造业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如,运用“地域+行业”策略,聚焦深圳优势制造业客户,特别是聚焦深圳市“20+8”产业集群以及专精特新企业,通过搭建银企互动沟通平台,与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继续开展“稳经济,进万企”等活动。
白彬强补充,光大银行也从信贷资源、定价、考核激励、审批流程优化等方面倾斜制造业客户,提高营销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效率。2023年,该行计划向制造业投放信贷资金超过300亿元,专精特新客户授信覆盖率力争达到20%。
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公司部总经理黄凯表示,将聚焦“三新一高”重点领域,延伸加强对产业供应链客户融资的全面支持,扎实做好金融支持产业供应链的复工复产和稳健发展。
其介绍,针对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特色服务方案,工行深圳分行建立集群企业的专项服务机制,前期已针对“20+8”产业集群制定了专属金融服务方案,计划未来五年为我市战略性产业集群企业提供1500亿元人民币新增融资支持。
融资模式方面,通过“科创贷”和“专精特新贷”专属融资产品,工行深圳市分行强化国高和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服务抓手,今年至今,该行已通过科创贷、专精特新贷等专属产品为近6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授信支持。
截至2022年底,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人民币公司贷款余额突破4000亿元,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首年突破千亿元,制造业、战新贷款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创新开发蓝色碳汇指数保险等产品深圳银保监局表示,将鼓励各银行保险机构在严守风险底线的前提下,走出一条与自身发展规划、科技实力、风险控制能力匹配的数字化转型发展道路。
其中,以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为契机,指导保险机构创新开发蓝色碳汇指数保险等产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绿色建筑金融支持力度,助力深圳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借助全面通关契机,发挥深港跨境联动优势,进一步探索优化“跨境理财通”、跨境人民币贷款、本外币双向资金池、跨境资产转让等创新业务。推动跨境医疗险、跨境车险等产品服务优化升级,更好地促进深港澳地区保险市场互联互通。
“跨境理财通”业务开展以来,深圳辖区共有25家银行获得试点资格。截至2022年末,开立“跨境理财通”相关账户1.88万个,办理资金跨境汇划6.8亿元,双向投资产品交易额4.2亿元,约占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总量三分之一。
深圳银保监表示,同时,借助全面通关契机,发挥深港跨境联动优势,进一步探索优化“跨境理财通”、跨境人民币贷款、本外币双向资金池、跨境资产转让等创新业务。推动跨境医疗险、跨境车险等产品服务优化升级,更好地促进深港澳地区保险市场互联互通。
据介绍,深圳辖区23家人身险公司推出64款创新型跨境医疗险和专属重疾险产品,10家财产险公司开展跨境车险业务,实现“三地车险一地投保”。香港大新银行于2022年在深设立直属分行,成为全国首家拥有内地法人子行和直属分行的“双牌照”外资银行。
目前,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均成为了保险服务中心的规划选址。据已出台的建设方案,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三地不仅通过服务中心提供港澳保险的售后服务,还将因地制宜地开展跨境保险试点、特色保险服务、民生保障跨界合作等。
根据已发布的初步规划方案,深圳前海片区除通过保险服务中心提供跨境保险的续保、理赔等售后服务之外,其业务范围还将进一步包括探索保险公司试点、保险产品试点等。
进一步开放下,外贸企业有望迎来新的增长机遇。太平洋产险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贾佐表示,为响应国家全面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战略,太平洋产险推出企业线上投保“关税保证保险”。目前累计已为实体企业提供超过200亿元关税保证,提升外贸企业通关效率,减轻经营资金压力,助力其高质量发展。
平安人寿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向小军称,在产品供给端,依托平安集团的医疗健康生态圈,平安人寿深化“产品+服务”模式,打造“保险+健康管理”“保险+高端康养”“保险+居家养老”等服务模式,满足健康管理和养老服务等一揽子需求。
黄凯称,工行深圳市分行通过“一点对接全球”与海外机构充分做好信息共享和跨境联动,与工银亚洲、工银澳门、新加坡分行等海外机构,通过银团、风参及双边贷款等产品大力支持跨境投融资。截至2022年末,共发放海外融资22.37亿美元,带动海外机构发放融资19.15亿美元,促进大湾区融合发展。
与此同时,通过“出口跨境电商直通车”业务,工行深圳市分行为出口电商企业实现集中收汇、集中申报等服务优化,减少汇款环节,大幅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除跨境金融领域外,深圳市银保监称,将继续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绿色建筑金融支持力度,助力深圳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2022年末,深圳市绿色信贷余额5751亿元,同比增长43.9%,增速高于各项贷款3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