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诸未静 广州报道
2月13日,“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未成年人守护分论坛暨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工委联合伽马数据发布《2022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显示,在“830新规”落实后,超七成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长在3小时以内,未成年游戏用户群体整体消费水平处于低位,超过86%的家长对新规的执行效果表示满意。《报告》认为,新规对于未成年人游戏行为的管控是“直接有效”的。
【资料图】
2月14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也在产业年会致辞中介绍,各企业严格遵规自律,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推动批准运营的游戏已实现100%接入防沉迷实名认证系统,游戏适龄提示团体标准也已覆盖头部肩部游戏企业95%的在运营产品,超过80%的家长和90%的未成年人认可现阶段防沉迷成效。专业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游戏舆论正向口碑年均值达到89.5,保持多年上涨势头。行业整体初步实现健康化、规范化和精品化,发展的质量有了切实提高。
会上,腾讯游戏正式宣布升级“未成年人保护4.0”阶段,在技术严管同时,超越“限制主义”,通过“智体双百”等方式探索落地更具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超越“限制主义”,未成年人保护全面升级如何进一步巩固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工作取得的良好成效,正成为游戏行业共同思考的重要议题,厂商也开始探索更多元、更细致、更具建设性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解决方案,推动建设更为成熟的未成年人保护生态。
自2017年起,腾讯游戏开始逐步搭建和完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通过强化实名校验、采用人脸识别验证拦截的方式完成未成年人保护1.0至3.0的升级。针对未成年人在“事前-事中-事后”的游戏行为全环节均有技术限制覆盖,将未成年人游戏时长、流水双下降至极低水平。
会上,腾讯成长守护高级总监郑中正式宣布“腾讯游戏升级未成年人保护4.0阶段”——在持续巩固防沉迷成果的基础上,腾讯成长守护深耕“智体双百”计划,通过“硬件+课程+师训+赛事”四位一体的立体化措施,为城乡孩子带去科技和体育两方面支持。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共有36间未来教室在全国14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落地,开设超过4830节科技课,覆盖16.98万初中生,通过开源硬件、3D打印等前沿的技术设备和课程支持,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科技探索和兴趣开拓的种子。
未来运动场则致力于为城乡学校提供多元化的体育教育支持,为青少年提供安全健康的运动场所和活动赛事。目前已覆盖全国10个省及自治区,落地建设30个未来运动场。目前,小程序累计用户量已突破百万,有超过98万人参与了去年年底举办的两场线上趣味运动。
“在宣布将未成年人保护升级到4.0之前,我们其实从2018年开始就做了大量的前置准备。”腾讯成长守护中心运营负责人赵书影在会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此前“智体双百”相关的试点工作中,团队意识到游戏化的玩法会给偏远地区的青少年带来的巨大的改变,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科技探索和兴趣开拓的种子。凭借所学的知识,孩子们更是在各类专业赛事中大放异彩,已有近百名乡村少年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奖项。
完美世界集团副总编辑乔婷婷介绍,公司通过“游戏”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加深游戏的文化底蕴,贯穿于产品的研发运营全流程中,以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据网易游戏社会责任促进中心负责人分享,网易游戏已将人脸识别技术初步应用到部分游戏中,以未成年人识别系统前置AI预判功能为抓手,提高未成年人拦截精度,并结合多种算法优化,增强人脸识别辨伪能力。
重视网络素养,共筑未成年保护同心圆当下,以“疏”“堵”结合守护未成年人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如何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和关注未成年人合法权利也成为防沉迷工作的重要一环。
会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发布了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制作的《青少年群体游戏素养调查报告》。他提到,当前公众的游戏认知更加科学理性,且在游戏对个体正面影响上认知程度也较高。同时,青少年具备了较好的游戏素养及自控意识,并且能够通过学习相关技术、运用游戏化思维提升自己。另一方面,调研显示青少年在隐私保护等方面还存在“短板”,游戏素养水平存在地区差异,如需需社会共同努力,让游戏在青少年成长中发挥更大作用。
“培养和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是数字时代我们面临的共同命题。”腾讯成长守护高级总监郑中表示,随着产品技术的升级迭代,团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游戏管控和对孩子的教育、沟通不是两个孤立的命题,而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腾讯成长守护希望为搭建更顺畅的亲子沟通渠道,提供更多破局思路。
在围绕“合力上好网络素养课”开展讨论的圆桌环节,腾讯成长守护用户支持负责人肖琼指出,今天大家所讨论的未成年人保护,已经从具体的管控措施,逐渐转向数字时代的亲子交流、网络安全教育等更深刻的话题。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艳表示,不能只把眼光放在时间限制上,如此做法对未成年人不公平,因为他们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无法把孩子跟数字生活切割开来,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他们的外围生活,让他们在健康环境下成长。
“网络素养是青少年在网络时代必备的基础能力,但是家庭、学校、社会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熊皇认为上述理念要与时俱进和扭转。
她建议,一是合力,做好顶层设计,企业、公益组织、学校、家庭形成未保的利益共同体,补齐未保的短板;二是分类,需要结合区域发展和人力特征等来做分类的网络素养的培养,来精确保护未成年;三是协同联动,探索和更加全的机制标准来连通短视频、生活分享和消费类平台,实现总量上的控制。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系统工程。游戏行业要深刻地认识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在巩固现阶段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保护的手段,提升保护的水平。”针对游戏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敖然提出三点思考:提高思想认识,把未成年人保护视作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把握方式方法,全面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坚持堵疏结合,多方协作做好网络素养提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