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域 实习生杨晶 深圳报道


【资料图】

近期,明星基金经理频频“减负”。

2月18日,诺安基金公告显示,顶流基金经理蔡嵩松管理的诺安成长混合、诺安和鑫混合增聘新基金经理。公告称,诺安成长混合自2月18日起增聘基金经理刘慧影,诺安和鑫混合自2月18日起增聘基金经理邓心怡。

此前,信达澳亚基金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旗下基金经理冯明远已于2月16日卸任信澳核心科技混合的基金经理,离任原因为内部调整,未来该基金产品由去年11月增聘的基金经理徐聪单独管理。

与此同时,本月内还有王宗合、曲扬等百亿基金经理分别卸任了旗下基金产品,2023年1月里谢治宇、王崇等知名基金经理旗下产品先后增聘其他人员共同管理。

顶流基金经理冯明远年内已卸任三只产品,信达澳亚相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卸任主要是给基金经理减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新人,“产品接任的基金经理全部来自冯明远团队。”

诺安基金相关人士也表示,公司主要是从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角度考虑,“我们公司其实是长期看好科技赛道的配置价值,也在持续布局科技领域的产业投资、研究能力,比较重视人才梯队建设。”

回顾过去的一年,A股市场剧烈波动,多位明星经理业绩不佳,其中不乏在管产品多,持仓同质化等问题。多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减负”背后,既是对明星基金经理“一拖多”的一种补救措施,也有利于公司人才培养,同时基金经理能更好地做投研工作,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培养新人,“卸任”或早有准备

“离职”风波仅数天后,明星基金经理冯明远再次卸任旗下产品。

2月16日,信达澳亚基金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旗下基金经理冯明远已于当天卸任信澳核心科技混合的基金经理,离任原因为内部调整,未来该产品将由去年11月增聘的基金经理徐聪单独管理。

2022年,冯明远管理基金数量多达9只,而随着此次的基金经理变更,冯明远在管产品剩下6只,这也是他年内卸任的第三只产品。1月13日,冯明远卸任信澳匠心臻选两年持有期混合基金。2月3日,冯明远又卸任了信澳先进智造股票型基金。

信达澳亚相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卸任主要是给基金经理减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新人,“产品接任的基金经理全部来自冯明远团队,而此前他管理产品较多,负担较重。”

经过梳理,冯明远今年来的三度卸任的确印证了其公司“以老带新”的说法。

信达澳亚曾在2022年8月16日增聘了朱然,使冯明远、李淑彦、朱然三人一起管理信澳匠心臻选两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经过近5个月的过渡期后,今年1月13日冯明远卸任该产品,并由李淑彦、朱然两人管理。

而在去年11月14日,信达澳亚增聘了齐兴方,使得冯明远、齐兴方两人共同掌管信澳先进智造股票型基金。近3个月的并肩作战后,2月3日冯明远卸任该产品,齐兴方开始独立管理。

而此次信澳核心科技混合的接任基金经理,则是信达澳亚于去年11月14日增聘的徐聪。徐聪作为一位新人,担任基金经理一职仅95天。此前徐聪和冯明远共同管理该产品。2月16日冯明远卸任后,顺理成章地由徐聪单独管理。

以2022年末规模计算,此次卸任后,冯明远在管公募产品规模回落至235亿元。

重仓股同质化,“克隆基金”需警惕

明星基金经理“一拖多”的弊端十分明显,有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在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市场,细分管理每一只基金的情况下,同一基金经理名下常有重仓股十分相似的“克隆基金”。

2022年,圆信永丰基金范妍管理基金数量多达8只,是市场上“一拖多”现象较严重的基金经理。其中,圆信永丰强化收益是债券型基金,剩余7只均为主动权益类产品,总规模达到146亿元,占整个公司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八成以上。

截至2022年年末,受市场波动影响,范妍旗下产品收益率全部告负,7只权益类产品跌幅均超过15%。

与此同时,相关产品持仓同质化比较明显,比如圆信永丰优加生活与圆信永丰聚优前五大重仓股完全一致。

同样去年业绩翻车的,还有“一拖十”的国泰基金基金经理程洲。

除1只偏债混合型基金与1只股票仓位不足16%的灵活配置型基金外,程洲管理的8只基金均为主动管理型产品。在2022年的业绩方面,其管理的6只主动管理型基金跌幅均超过20%。

同样,旗下部分产品也有“克隆基金”之嫌,持仓同质化较明显,比如国泰大制造两年持有与国泰鑫睿前三大重仓股完全一致。

有业内人士指出,基金经理“一拖多”存在一定历史因素,主要还是公募人才储备跟不上基金市场扩容速度造成的,随着基金公司人才梯队的建设,“一拖多”情形会有所改善,即使市场出现波动,旗下产品业绩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

公募基金去明星化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对于管理规模较大的基金经理而言,卸任管理的产品或者增聘基金经理共同管理后,其身上的负担显然要减轻不少。

以往,管理规模作为基金行业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且与基金公司的收入息息相关,使得基金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过度追求规模扩张。而一些基金公司会打着明星基金经理的招牌发行新产品,这也是导致基金经理“一拖多”的重要原因。

虽然基金公司规模扩张有发行新产品和老产品持续营销两种方式,但相比之下,发行新产品会更加简单。在营销的包装下,投资者会误认为新基金性价比高,认可程度也会更高。对于渠道来说,还有绩效方面的因素。

但对于基金经理而言,产品规模过大,超越了自身能力圈,就会导致心有余而力不足,业绩下滑,同时带给基民不好的体验。

2022年4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切实摒弃短期导向、规模情结、排名喜好,坚决纠正基金经理明星化、产品营销娱乐化、基民投资粉丝化等不良风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多家基金公司都给出了增聘基金经理与原基金经理共同管理的“减负”方式。有公募基金人士表示,产品增聘新生代基金经理有助于公募机构人才建设,也有利于公司“去明星化”,不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光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