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来,络病理论逐步深入发展,在一些慢性、复杂性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络病理论指导下所研制的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以及传染性、难治性疾病防治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络病理论可以说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典范。”2月25日,在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和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院士表示。

据了解,络病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指导血管病变的“脉络学说”和指导神经-内分泌-免疫类疾病的“气络学说”两大分支,对临床各科疾病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领导也在上述大会上指出,中医药全方位参与了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目前中西医协同机制更加健全,公众对中医药优势作用的认知进一步深化,覆盖城乡的中医药体系基本建立,服务能力和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近年来,中医络病学在理论创新和药物研发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医药抗疫、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慢病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另外在大会上,中国医师协会以岭关爱医师健康专项基金续约仪式举行,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杨民、以岭药业总经理吴相君再签“3年之约”,为广大医师送去持续关爱。该专项基金旨在呼吁全社会对医师健康给予更多关注和爱护,集合行业力量和社会力量共同关爱医师健康,激发中国医师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的活力。

创新成果

其实络病并非新创理论,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医科大学副校长、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以岭院士在上述大会上介绍,早在《皇帝内经》中就已提出络病相关概念,汉代张仲景有了最早的通络治疗方药,清代叶天士完成进一步发展。“络病是来自临床的概念,‘久病入络、久痛入络’,包括了胸痹、中风、消渴等病程较长、疼痛反复发作的疾病,涵盖了现代医学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并发症等。”

“现代医学发展至今,这些疾病尚未完全解决,我国古人也认为这些疾病难以治疗,要用通络的方法才能提高疗效,但古代还只是潜在认知,正如清代一位医家所讲,‘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脉则未之及,亦缺典也。’叶天士也曾讲,‘讲遍医药,未尝说及络病’‘医不知络脉治法,所谓愈究愈穷矣。’”吴以岭院士说。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曾发布文章梳理,《黄帝内经》已提到“络病”“经脉”“经络”“络脉”“血脉”等概念,并记载了络脉的循行分布规律、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提出了诊络方法与络病治法,奠定了络脉与络病的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则奠定了络病的临床证治基础;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病机理论,并发展了络病用药,形成了中医络病学说的三个里程碑。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络病理论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价值,但并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络病理论体系,始终缺乏系统的络病理论,可见络病或许是历史留给当代医家的一个重大课题。

但是在21世纪,中医药以及络病理论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有研究显示,随着21世纪非线性科学、复杂系统研究的兴起,生命科学研究出现了“东风西渐”的新趋势,人体作为复杂巨系统的认识日益受到关注,中医药学所蕴含的整体、系统、辩证、恒动的理论特色与复杂性科学思维相契合,成为中医药创新发展的良好契机。

而目前中医络病理论已创新转化产生重要原创成果。

据相关介绍,吴以岭院士经过40余年研究,将中医整体思维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系统构建络病研究三大理论框架——“络病证治”“脉络学说”和“气络学说”,形成指导临床疑难杂病、“脉络—血管系统病”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类疾病的系统理论,以及“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的中医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

中国工程院三局局长高战军在上述大会上提到,络病学是传统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以吴以岭院士为代表的国内外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理论创新在提升临床疗效、创新药物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力推动了中医药体系建设和中医药的创新发展。在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研制创新中药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取得了中医药治疗微血管病变的重大突破,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作出了示范。

疗效与机制

对于络病理论取得重要成果的原因,在张伯礼院士看来主要有四方面。

第一,络病理论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典范;第二,络病理论医药结合,在理论创新的指导下研制系列药物,并用药物作工具来证实理论;第三,中医得以传承的关键在于疗效,而证明疗效需要拿出证据,对证据的验证方法要科学、严谨,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的相关药物进行了严格的循证再评价,结果令人信服;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原因,络病理论属于多学科合作和交叉,国内外不同学科的专家已经参与到络病研究中,推动络病研究的深入进展。

上述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发布的文章也显示,络病理论的创新发展既体现了中医整体、系统、辩证、恒动的理论特色与思维优势,又汲取了西医学以及系统生物学等新兴学科对疾病防治研究的前沿进展,是以中医为主体,多学科参与、交叉、融合的结果。

对于张伯礼院士提到的疗效因素,《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发布的文章曾显示,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制的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均体现了调营卫气血的用药规律等,两项国家973计划项目充分证明了上述药物适用于治疗急性心梗无再流、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慢性心力衰竭等重大心血管病。

张伯礼院士进一步指出,在络病理论取得临床疗效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治疗机制和机理,以多学科知识和现代医学的前沿研究作为指导,把络病机制讲清楚,不断提高络病理论的深度。

“中医讲久病入络、慢病入络、久痛入络,所以和慢性病有关系,但是络病发生的机制是什么?和全身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到底是什么关系?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研究透以后,能提高对很多慢性、复杂性疾病的认识,不但对中医有利,还对包括西医在内的整个医学都有利,造福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张伯礼院士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在阐释疾病机制方面,络病理论的营卫理论已有一定进展。

据了解,络病理论包括“脉络学说”和“气络学说”两大分支,营卫理论是脉络学说的核心内容,指出调和营卫气血是治疗血管病变的重要治疗原则,并总结提出调营卫气血治疗血管病变的用药规律。

吴以岭院士介绍,营卫理论形成了指导微血管病变重大疾病防治的新理论,属于中医药学术研究的原创成果。“我们综合10年内超过33000条数据,系统地阐明了脉络学说治疗微血管病变的机制,取得了中医药治疗微血管病变的重大突破。最后我们发现,通络类药物保护微血管是治疗心脑肾临床重大疾病的共性机制,而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是解决微血管病难题的核心机制。”

根据上述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发布的文章,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提出“孙络-微血管”是心脑(糖)肾重大疾病临床疗效难以提高的关键因素,也是中西医研究微血管病变的理论结合点和治疗突破口。

通过血管病变临床调查,吴以岭院士团队首次揭示了“孙络-微血管”病变是以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为核心和启动因素,血液成分和神经体液共同参与,脏器组织细胞结构功能损伤多维时空动态演变的复杂网络病变规律,阐明通络保护微血管是治疗心脑(糖)肾临床重大疾病共性机制,通络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是解决微血管病变难题的核心机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