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碧华、实习生杨璇广州报道
2月27日,刊载于国际知名杂志《自然·医学》上的一篇文章The artificial sweetener erythritol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 risk称:“血浆中人工甜味剂赤藓糖醇水平的升高引起血栓形成速率的显著增加,和动脉损伤后的血液停留时间显著减少。”一时间,关于“代糖赤藓糖醇引发血栓、增加心脏病发作风险”的讨论此起彼伏。
一直以来,赤藓糖醇因其甜度比蔗糖低、人体代谢不良,被认为是一种“零卡路里”或“无营养”的甜味剂,被元气森林、农夫山泉等广泛应用于旗下无糖饮料的生产中。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赤藓糖醇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市场需求潜力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赤藓糖醇产量为8.5万吨,中国赤藓糖醇产量为4.64万吨,占比在一半以上。2020年中国赤藓糖醇产量约为8.0万吨,产量翻了一倍。
随着无糖、代糖产品的流行,据星矿数据显示,A股涉及代糖生产业务的14家企业中,超过一半提出新建代糖生产线的计划。其中,全球最大的赤藓糖醇供应商三元生物目前年产能达到13.5万吨,并已于2022年2月完成上市融资35.86亿元。此外,福洋生物也计划在原有2万吨产能基础上,上市融资增产3万吨赤藓糖醇。
由于“赤藓糖醇将增加心脏病风险”的议论近日来居高不下,三元生物(SZ301206)股价也出现波动。截至3月3日下午收盘,三元生物(SZ301206)股价为35.46元/股,较上一个交易日下跌0.56%,当前市值71.74亿元。
但有媒体采访到的专家也明确表明:“不应直接将人工甜味剂与心血管疾病挂钩”。前述研究认为,当血浆中赤藓糖醇水平升高时,动脉损伤后凝块形成率较高,血栓形成可能性增加。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平均年龄在62.9岁(美国)和75.0岁(欧洲)的中老年人,其中有70.4%(美国)和80.4%(欧洲)的研究对象患有高血压,75.0%(美国)和69.0%(欧洲)的研究对象患有冠状动脉疾病,39.5%(美国)和49.6%(欧洲)的研究对象有过心肌梗死病史。
有业内人士认为,研究选取的对象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将结果直接套用在普通人身上是不合理的。另一部分有健康人参与的实验也只表明志愿者在2分钟内饮用300ml实验饮料(含30g赤藓糖醇)后的30分钟内,血浆中的赤藓糖醇浓度高约9000µM,但从饮用后的第一天开始就显著下降,到第三天已经降至4.5µM。而且在正常情况下,短时间内饮用含30g赤藓糖醇的饮料是不太可能实现的,毕竟一瓶气泡水也仅含有7.2g赤藓糖醇。
尽管如此,仍有不少人质疑赤藓糖醇用于相关产品生产的安全性。对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只是证明了相关性,随着深入研究,未来结果被推翻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