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记者林倩梅 杭州报道

石化企业是实现我国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建立健全完整、清晰、准确的行业碳足迹核算体系,是助力石化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的重要途径。


【资料图】

为推动石化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石化宁波镇海炼化有限公司董事长莫鼎革带来了《关于加快推进国内石化行业碳足迹核算的建议》。

石化产品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在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品与消费品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石化行业原油种类繁多、生产加工路线复杂、加工流程变化较多,产品碳足迹的核算存在较多技术问题。

莫鼎革指出,从行业整体来看,目前国内石化产品碳足迹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政策层面缺少统一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行业层面缺少本土化石化行业碳足迹数据库,技术层面数据精确性较差。此外,企业和消费者对碳标签的认知不足,相关认证机构对低碳产品的认证仍有待加强,碳标签在全社会的普及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据莫鼎革介绍,中国石化石科院近年来通过对全国4亿吨原油在不同炼厂实际加工流程的碳足迹研究,发现相同产品仅在原油加工环节的碳足迹就相差2-3倍。“以基础化工原材料芳烃为例,生产环节碳足迹低值为0.2tCO₂/t芳烃左右,而高值可达0.5tCO₂/t芳烃以上。如果附加上下游产业链(如原油开采、聚酯生产、工业品生产、消费品生产等)的碳足迹差距,相同产品的碳足迹差距将会更大。”

此外,记者了解到,欧美国家为了获得碳定价方面的主导权,正在大力推出碳关税,2022年12月13日,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经过第四次三方协商,就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又称“碳关税”)法规的最终文本达成临时协议,将于2026年开始全面起征,覆盖范围包括钢铁、铝、水泥、化肥、电力以及氢能等行业。尽管欧盟碳边界调节机制尚未完成最终立法程序,但其基本内容和主要框架规定已经形成。我国是欧盟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CBAM实施对中欧贸易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在当前国内和欧洲碳价相差十多倍的情况下,一旦碳关税正式实施,我国相关高碳产品将面临严峻挑战。

从这一角度看,加强石化产品碳足迹管理成为关乎石化行业“双碳”目标实现的迫切任务。

针对行业现状,莫鼎革认为,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系统的行业碳足迹数据库,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大宗工业品、消费品碳足迹的核算,并建议,基于现有的石油化工产品碳足迹核算和评价技术标准、方法学研究,结合石油化工行业主数据、业务流程等标准化成果,快速形成石化行业的碳足迹行业数据库,并形成标准,推广认证,逐步形成主要产品碳标签,实现产品碳足迹对标管理、动态管理。

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拉开帷幕,发电行业作为首个高耗能行业被纳入市场。莫鼎革表示,按照规划,在“十四五”期间,石化也将纳入该市场。对于石油化工行业来说,参与碳市场,是机遇也是挑战。

对此,莫鼎革进一步解释了“动态碳足迹数据库”的重要性。“配额分配问题将是其中的关键,与‘鞭打快牛’历史法相比,基准线法大大提高公平程度,可以实现对减排控排企业的鼓励与支持,能更好促进行业的低碳发展。然而基准线法对相关数据要求很高,只有采用动态的碳足迹数据库,才能准确测算行业基准,并确保配额公平分配。”

此外,碳足迹核算和评价涉及石化产品全过程,数据分布广泛,各个环节数据算法各异,计算复杂,对结果及时性以及计算性能提出了高要求。

莫鼎革建议,可以基于目前原油勘探开发、能源消耗、辅助生产、产品销售等多个环节已有的数字化基础,通过市场激励和政策引导,发挥云计算和大数据优势,加强各产业链数字化协同管理,进一步完善碳足迹核算和评价工作。

“比如可以探索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和碳标签的应用结合。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方法和技术所具备的跨地域、跨企业、跨流程,端到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恰恰契合石油化工产品碳足迹贯穿上中下游企业的油气开发、炼化生产、产品销售的全过程数据收集、查询和标识的需求,并最终通过标识生成碳标签,形成对产品碳足迹的追溯。”莫鼎革表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