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天气期货持续研发中!

3月1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建设气候投融资研究机构,发展碳信用气象服务技术。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研发上市天气期货,开展新能源产业极端天气风险规避服务。


(资料图片)

据专家介绍,天气期货既是天气风险管理,又是在此基础上针对天气风险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资本管理。事实上,很多行业都可通过天气期货来对冲风险。比如农业、能源、电力、煤气、保险公司、季节性服装生产商、饮料和冷饮公司等对气候敏感的企业,或者是滑雪场、高尔夫球场、海滨旅游胜地,甚至是交通、消防、减灾等等。

什么是天气期货

天气期货,是天气指数期货的简称,与大宗商品期货,如原油、棉花、白糖等期货品种的交易原理相同。作为一种创新型衍生品,天气期货采用期货交易形式,以各类天气指数为交易标的。

图片来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碳排放研究员彭博介绍称,“天气期货的研发上市工作具有很大的意义。”他认为,天气期货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一是天气期货能为受到天气影响较大的行业起到避险作用。农业经营主体或其他实体企业,可依据天气风险对自身生产经营的影响情况,通过“天气期货”套期保值操作来规避天气变化带来的生产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进一步稳定农业生产和企业经营。

二是天气期货可以弥补农产品期货的局限性,降低期货市场的炒作氛围,帮助期货产品价格回归实际价值。一直以来,天气风险都是期货市场的重点关注对象,天气因素经常成为期货市场的炒作题材,即使风调雨顺的天气也会成为炒作因素,期货市场经常陷入“天气市”的泥沼之中。由于这种炒作氛围的存在,期货产品价格频繁出现大幅波动,偏离其实际价值,无法客观反映期货产品的供求状况,含有“水分”的期货价格不能有效地指导相关产业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是天气期货可以弥补保险机构在自然风险领域承保能力的不足,与保险产品形成优势互补的态势。从产品性质上看,期货和保险都属于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但二者也各自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自然风险领域,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不属于保险承保的范围,传统保险产品无法有效分散与规避这些风险。而天气期货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空白,为投资者提供更多转移风险的手段。同时,天气期货还可以为保险机构开展自然风险业务提供一个风险对冲的途径,提高其风险转嫁能力,从而促进保险机构开拓自然风险业务的积极性,实现保险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对接。

“有了天气期货,很多对天气比较敏感的行业就会有非常好的避险工具,比如农业、能源开发、交通运输等。尤其对农业而言,农产品期货为农业企业提供了产销端的风险对冲工具,天气期货则可以提供生产种植过程中的风险对冲工具,真正实现全流程风险管理,保障农业的稳定发展。”南华研究院院长助理曹扬慧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以温度衍生品为例,如果农户担心自家大豆或玉米因持续晴热高温而减产,为了规避风险,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买入温度指数期货。如果出现异常高温,则温度指数相应上涨,平仓后就能获得相应补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冲高温带来的减产风险。”新湖期货研究所副所长李明玉向记者举例说道。

关于天气期货的适用性,彭博介绍称,“天气期货既是天气风险管理,又是在此基础上针对天气风险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资本管理。事实上,很多行业都可通过天气期货来对冲风险。比如农业、能源、电力、煤气、保险公司、季节性服装生产商、饮料和冷饮公司等对气候敏感的企业,或者是滑雪场、高尔夫球场、海滨旅游胜地,甚至是交通、消防、减灾等等。”

天气期货“中国化”

公开资料显示,天气期货研发上市始于上个世纪的国外。自1997年起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正式开始交易天气期货至今,目前已包括美国天气期货、欧洲天气期货和亚太天气期货。如今,全球有数个交易所提供天气期货合约,包括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LIFF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和位于亚特兰大的洲际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Ex-change)等。

李明玉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基于对气候变化和各行各业强烈的风险管理需求,国际市场上推出了天气指数及其衍生品。全球目前最活跃的天气期货是CME的天气指数期货,具体包括取暖度日HDD指数期货、制冷度日CDD指数期货、取暖季节指数期货和制冷季节指数期货,吸引了包括农业、能源、电力行业,管理基金,对冲基金等的参与。”

截至目前,“中国版”天气期货也正处于大力研发阶段。

“与境外市场相比,我国虽然目前尚未开展标准化的天气期货交易,但随着我国农业、能源、旅游和零售等天气敏感型行业的逐步发展,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天气避险风险需求在持续增长。”李明玉向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财政支持的天气灾害风险保障机制,被写入各地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近年来这类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已经开始纳入议程。例如,湖南省在2022年12月发布的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也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金融、保险和农产品期货气象服务。

另外,天气期货也成了我国各大期交所争相抢滩的赛道。

2021年6月,郑州商品交易所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全面启动天气指数编制与应用、天气衍生品研发上市、“期货+气象”复合型人才培养等系列合作。

2022年3月,大连商品交易所表示,将天气指数衍生品作为其指数板块业务拓展的重点品种之一。目前,大连商品交易所与中央气象台联合编制的温度指数包括我国多个城市的月度累积平均温度(CAT)指数和制冷/制热(HDD/CDD)指数。

而此次,广东省人民政府于3月14日印发的《广东省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也提出,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研发上市天气期货,开展新能源产业极端天气风险规避服务。

彭博认为,“目前广州政府支持广期所研发天气期货,但天气期货正式的上市预计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中国版’天气期货涉及的问题很多,包括标的的确定、指数的编制标准、期货交割以及定价的标准等等;天气期货是一种创新型的期货,与传统期货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是机遇更是挑战

天气期货研发上市工作的重要性与意义不言而喻,这是机遇更是挑战。

“作为创新型衍生品的天气期货,在我国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李明玉认为,从潜力方面看,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等因素影响,气象灾害种类之多、发生之频、范围之广、影响之重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

李明玉进一步表示,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中国高温、干旱、暴雨洪涝、强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次增多、强度增强的变化趋势明显。农业、能源、旅游、零售和运输等行业对极端天气变化较为敏感。受极端天气变化影响,这些行业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需求将发生巨大波动,从而使得产业链企业面临利润的不可控和流动资金不足等风险。

关于天气期货的发展前景,彭博认为,随着中国逐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环保理念将逐步深入人心。天气期货作为能源类期货,能够为新能源产业、农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提供必要的避险工具,促进这些产业更好地发展进步,应该说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天气与居民生活、企业生产息息相关。气温、光照、风速等指标变化,直接影响新能源发电效率,也给农业、保险、旅游、零售等行业带来经营风险。研发天气衍生品,提供必要的天气避险工具,有利于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增强相关行业发展韧性。

当然,研发上市“中国版”天气期货并非易事。

彭博指出,目前天气期货仍在研发过程中,由于是一个创新性的品种,中国地大物博,天气情况也不尽相同,如何选取期货标的具有很大的挑战。同时,中国期货市场起步较晚,发育程度不高,投资者知识缺乏也是一个问题。

另外,彭博认为,“在天气期货研发上市的制度设计过程中也将面临很多困难,需要我们的正视和解决。同时,我们还需注意到海外的天气期货成交量总体有限,并不是十分活跃的品种,流动性问题恐怕也是天气期货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记者:陆怡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