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深圳报道
近日,倍思科技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深创投、中金资本联合领投,越秀产业基金、高榕资本跟投。这也是倍思科技的首次外部市场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海外线下市场构建、供应链构建、工厂端建设、品牌推广等。
创立于2011年的倍思科技,是近年崛起的数码新消费品牌,尤其在充电领域位于前列。在近两年消费电子低迷的状况下,3C数码的充电市场却开辟出新大陆,尤其是随着氮化镓新材料的应用,快充产业逆势增长,涌现出一批新兴品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目前,在消费电子的周边新赛道中,倍思科技、安克创新、绿联等新势力位于第一梯队,各家的产品矩阵也已经从手机配件拓展到办公、车载等更多场景。
品牌们成长路径各异,其中倍思科技的发展是典型的深圳创业故事,在快速迭代的珠三角数码电子产业链中生存、进化,打磨出自有品牌,进而走向海外。多位倍思科技高管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倍思科技将会加大力度拓展海外市场。
倍思科技投融资与经营管理负责人贾一航告诉记者:“去年不少品牌经营决策会比较保守,选择减少推广,但倍思继续加大投入。消费电子的确是比较疲软,包括手机的出货量下滑比较明显,但是我们认为还是有结构性的机会。”
“粮仓”业务:充电和耳机据了解,倍思目前的产品线聚焦在三个场景,分别是智能终端周边、办公电子、车载场景,包括快充、移动电源、插线板如TWS耳机、智能音箱等产品。
贾一航进一步向记者介绍道,当前倍思科技SPU(标准化产品单元)有八九百个,公司内部会对产品线再做分类,包括基本盘业务、粮仓业务、新兴增长业务等。其中,粮仓业务就包括了数码充电类产品、以及耳机产品。
倍思科技从手机配件起家,逐步拓展到办公电子产品、车载周边、清洁类产品,2019年倍思科技推出氮化镓充电器并开启了充电新增长赛道。
以氮化镓快充为例,倍思科技迅速抓住了充电器变革的机遇。一方面多终端的设备不断增加,更便捷的快充技术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另一方面氮化镓作为近几年的新兴领域一直在寻找商用市场,而快充市场刚好提供了用武之地。两者结合下充电器更小了、充电效率更高了。2020年快充市场加速爆发,国内手机厂商推出数十款氮化镓快充新品,并且笔电厂商也陆续进入。
氮化镓产业链也进一步成熟,从倍思科技、安克创新等消费电子品牌,到背后的纳微半导体、PI、英诺赛科等氮化镓功率芯片厂商,都在消费级的快充市场中规模化成长。
充电类产品还在继续呈现增长态势,贾一航告诉记者:“去年增长比较大的品现就是充电类,包括电源、充电器、插线板等等,尤其是插线板增长非常快。”
与此同时,倍思科技的另一大“粮仓”耳机也增长迅速,主要是TWS耳机,“从耳机有线到无线的替代过程中,我们主要瞄准了年轻人群,包括初高中学生、大学生等。”贾一航说道。
尽管蓝牙耳机出货量尽管在2022年有所下降,但根据IDC预测,2023年蓝牙耳机市场将小幅回升5%。随着TWS耳机渗透率不断提升,市场逐渐呈现饱和状态,2023年TWS市场主要关注技术功能革新带来的发展契机。
海外市场的蓝海和挑战在讲求效率、创新的深圳数码电子市场上,倍思科技也训练出了自身的用户洞察能力和供应链体系,并且捕捉到近两三年新消费市场需求发生的变化。贾一航认为,从行业形势发展来看,深圳的白牌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少,竞争力会越来越差,因为很多年轻人对品牌的需求是存在的,尤其是高质量性价比的品牌。
比如,相对于苹果等原厂高额的周边产品,新消费品牌可以提供物美价廉的选择,通过创新提升用户体验。当然消费电子市场竞争依然激烈,出海获取增量市场也是必然的选择,厂商们也选择了不同发展方式。倍思科技在国内和东南亚出货量较大,海外线下渠道较多,线上在速卖通上排名更靠前。
“海外市场这几年一直保持增长,我们品类市场很大,中国的供应链红利特别明显,本质上来说,中国在这个品线(充电类)里面一直是高维打低维。”贾一航向记者分析道。
与此同时,进军海外市场也面临着不小挑战,贾一航向记者分析了拓展全球市场的三大挑战和倍思科技的应对之道。
首先是本身体系里面的供应链变革,海外的供应链链条偏长,库存偏低,现在倍思科技在做供应链变革来支持对应的终端市场。“去年年初开始,我们在美国、日本、印尼等地区设立了当地的子公司去运营,而不是以前FOB(装运港船上交货)的贸易模式。”贾一航谈道。
谈及是否会在海外设置工厂时,贾一航表示:“目前有一些公司选择去东南亚迁移产能,我们有在考虑做规划,但是今年不会在海外建厂。我们认为目前国内珠三角的工业体系非常成熟,效率很高。国内的产能可以支持海外市场的产品体系以及整个价格水平。”
第二大挑战是IT体系,即经营管理的数字化、数据的支持。在贾一航看来,国内C2M的模式,从用户洞察再到工厂制造的链条很成熟,但是对IT、数据的应用要求很高,海外还需要去升级。由于海外市场倍思线下市场会偏多一些,后续拓展要线上线下相融合,需要IT体系去配合做决策。
第三个挑战在于技术路线上的突破,对于如何把产业技术端的新技术和用户需求结合在一起,倍思科技也在继续加强这套体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