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凌晨 报道
煤价下行电价提升,火电企业业绩拐点还有多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25日晚间,华能国际披露,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652.69亿元,同比增长0.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2.5亿元,同比增长335.3%。扣非净利约20.08亿元。
公告称,净利增长主要由于煤价同比下降和电价同比上涨,这两个因素共同影响境内电力业务经营增利。
过去两年受电煤成本高企,下游火电企业普遍亏损严重。步入2023年煤价出现松动,同时电力行业政策利好频出、上网电价提升,火电企业市场预期逐渐修复。作为火电龙头企业,华能国际在接连两年巨亏后,首次扭亏为盈引发诸多关注。
量价齐升作为业内龙头公司,华能国际扭亏的逻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受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影响,中小企业开工率和复工达产率明显提升。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开工率在75%及以上的企业占55.95%,比上季度上升25.15个百分点;开工率在75%以下的占44.05%,比上季度下降25.15个百分点。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曾就国内电力消费市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道,当前我国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0%左右,居民用电大概占比30%。工业用电量需求是电力行业的关键支撑力。
工业持续复苏释放出大量用电需求。据国家能源局及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3月全社会用电量及能源生产数据显示:2023年3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12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其中3月用电量73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
价格方面,早在2021年10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将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2023年2月15日,国家发改委披露,2022年全国燃煤发电机组市场平均交易价格达0.449元/千瓦时,较全国平均基准电价上浮约18.3%。
量价齐升是火电企业扭亏的重要因素。
可以预见,未来工业生产恢复企稳后,进一步释放的用电需求将会成为火电企业业绩上行的关键支撑。
成本松动早在2022年7月初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的新闻发布会上,中电联规划发展部副主任叶春就公开发言称, 2021年8月以来,大型发电集团煤电板块整体亏损。
他认为,煤发电机组市场交易电价虽有所上浮,但仍远低于煤价的上涨幅度,导致企业经营持续承压。
与华能国际财报表述相似,多位受访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原料煤价格高企成本增长是导致火电企业亏损的首要原因。
为了维护能源市场稳定,2022年,国家发改委等各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多项推动电煤保供稳价的措施,明确了动力煤中长协的合理价格区间,并加强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和监管工作等,煤炭主产地继续推动煤炭先进产能的释放,进一步助推煤价回归理性。
西南证券认为,在"下限保煤、上限保电"的煤电价格改革机制与中长协签订继续保持高位的叠加下,煤电矛盾有望进一步缓解,动力煤价格有望回归合理水平。
行情数据显示,截至4月21日,秦皇岛港动力煤(Q5500)山西产市场价1009元/吨,相较于3月末的1075元/吨,回落66元/吨;长协煤价方面,CCTD秦皇岛动力煤(Q5500)年度长协价4月份为723元/吨,环比3月下降1元。
2023年,政策保障的电煤中长协合同签约率将得到提升,有效发挥电煤长协“压舱石”作用,预计煤炭市场供需紧张将有所缓解,煤价中枢将有所下移。
此外,国际市场随着印尼、印度煤炭产量提升,蒙古煤、俄罗斯煤和澳大利亚煤采购机会增加,进口煤对国内补充作用增强。
在2023年煤价松动趋势明显的背景下,华能国际也在其年报中表示,预计随着煤电市场的相关调整政策的落实,燃煤发电企业经营状况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