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希 北京报道

为积极落实银保监会有关工作部署,北京银保监局结合北京市情农情,于5月6日印发《北京银保监局办公室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具体来看,《通知》督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围绕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切实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支持农业中关村和“种业之都”建设、积极投入乡村产业振兴、创新支持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改善新市民金融服务等农业强国建设重点领域,不断强化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建设,提升“三农”保险服务质效,稳定加大涉农信贷投入,为北京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通知》强调,各银行保险机构要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针对涉农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特点,在贷款利率、担保条件、贷款期限等方面制定差异化政策,发展首贷、信用贷以及与生产经营周期相匹配的中长期信贷。要积极拓展农村合格抵质押品范围,探索丰富增信方式,可将农业保险保单作为增信参考。要积极开发风险保障程度高、费率合理、可推广的农险产品,研发投保门槛低、责任适度、价格实惠、条款易懂的意外险、定期寿险和补充医疗保险产品,创新发展各类投保简单、交费灵活、收益稳健、领取形式多样的养老保险产品,不断改进涉农保险服务质量。要加大科技应用力度,提升数字化、信息化服务水平,提升主动服务意识和能力。

在强化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建设方面,《通知》提出要加强“三农”金融风险管理。加强涉农信贷的贷后管理,重点防范涉农信贷资金被挪用于置换房贷、购买理财等。加强涉农领域信用风险管理,积极化解涉农不良贷款。防范并纠正过度授信、违规收费等行为。加强农村地区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力度,银行保险机构在金融产品销售中,要主动向农村消费者充分提示银行理财、投资性保险、信贷挪用等有关风险,提升农村居民对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的防范意识。

此外,《通知》要求,各银行机构要努力实现同口径涉农贷款余额持续增长,北京银行、北京农商银行、北京中关村银行和村镇银行等中资法人银行要单列涉农贷款和普惠型涉农贷款信贷增长计划,在保持同口径涉农贷款余额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力争实现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高于自身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据了解,截至2022年末,辖内主要中资银行涉农贷款余额4361.25亿元,较年初增长19.53%,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9.05个百分点。14家法人银行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71.28亿元,较年初增长29.62%,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0.49个百分点。2022年,辖内保险机构政策性农业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159.9亿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