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后,美方先是提出了所谓竞争、合作、对抗的三分法,遭到中方反对后对第三条有所调整,提出“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并日益强调在坚持对华战略竞争的同时建立护栏,保持与加强危机沟通,开展必要对话,避免双方发生冲突与战争。对此,中方应怎样认识和做出怎样的回应呢?笔者认为,第一,拜登政府希望适当缓和对华关系、避免军事冲突与战争的意愿是真实的。美国有在冷战中与苏联既竞争对抗又对话缓和的经历。当前,面对中方对美方打压的坚决斗争及中美关系对抗因素的急剧上升,拜登政府认为在坚持进行对华战略竞争的同时避免与中国发生冲突战争符合美总体与长远利益。第二,美方将建立护栏,建立与加强双边危机管理机制,作为避免中美冲突与战争的重要工具。在美苏冷战初期,两国关系曾险象环生,三次柏林危机及频繁的海上摩擦与突发事件使双方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极大,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更使美苏走到了核战争的边缘。此后,美苏开始建立包括热线在内的各种危机管理机制,达成《美苏防止海上事故协定》(INCSEA),举行战略稳定对话,逐步开展核军控裁军。直至冷战结束,美苏双方始终未发生任何直接军事冲突。美国在冷战中的经历使其在大国对抗中有很强的危机管理意识。第三,拜登希望适当缓和美中关系与其战略思维、执政风格及从政经验有重要关系。拜登是典型的建制派领导人,他更看重价值观、言辞、外交之战,更重视同盟关系而非直接军事对抗。拜登还对近年来美国国内出现的多种严重矛盾深有体会,认为开展对华战略竞争首先要从修补、加强国内基础做起。此外,拜登的执政团队与拜登的安全战略理念基本一致,能较为忠诚地执行其安全理念与政策。第四,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希望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希望中美关系能有所稳定缓和。虽然美国的主要盟国已越来越向美倾斜,但它们从自身利益出发也仍希望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自主性。然而,一旦中美爆发冲突与战争,选边站和两级对立世界的出现将无法避免。美国要维护其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不能不考虑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愿望。第五,美对华缓和政策存在尖锐的内在矛盾。美国既要坚持打压中国、不断挑起危机,又要建立护栏、避免冲突战争,这使美中缓和紧张关系困难重重,以致中方一直批评美方是说一套做一套。可以预见,未来中美关系即使有所缓和也将一波三折,难以在较短时期内出现较大的缓和与改善。回顾历史,美苏冷战自1947年爆发,1962年后两国开始加强危机管理,并于60年代末启动缓和进程。然而,美苏缓和与紧张总是交替出现,直到冷战末期,缓和才取得明显进展(此后,苏联崩溃,但这并非由苏美缓和所致,而主要由其长期积累的众多深刻内部矛盾所造成)。中美摩擦竞争加剧从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至今已进入第12个年头。中美能否早一些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并同时开启关系缓和的进程?笔者认为,这是可能的,值得双方为之努力。首先,中美关系并非美苏争霸的敌对关系,而且两国经济至今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远不是当年美苏经济体系基本隔绝的状况。其次,中美早在上世纪末就开始建立双边危机管理机制,并曾取得较大的进展。第三,中美可以认真吸取美苏冷战中的一些深刻经验教训。第四,面对气候变化等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挑战,中美两国乘在一条船上,必须同舟共济。当年的美苏两国绝无这么大的共同利益。当然,已经严重恶化的中美关系要在短期内实现缓和是难以做到的。当务之急是首先须把中美关系的“防护和安全网”(中方表述)或“防护栏”(美方表述)建立起来,使之对两国规避危机和防止危机失控引发军事冲突与战争发挥重大作用。否则,无论是在台海、南海还是朝鲜半岛,无论是在网络空间还是太空,一旦中美发生军事冲突,即使未走向战争,中美敌对、全面脱钩及陷入冷战的恶果也将接踵而至。此后,两国要想缓和稳定关系将难上加难,并将付出成倍的代价。而如果爆发战争后果则更不堪设想。为此,中方特别强调中美双方须遵守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认为这是双方管控矛盾分歧、防止对抗冲突的关键。美国则强调须保持危机沟通机制与对话,特别是两军对话,强调遵守双方制订的海空行为准则,防止发生意外突发事件。笔者认为这两者缺一不可,必须紧密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中美才可能避免冲突战争并启动双方关系缓和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