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汉江两岸一步一景,清澈的江水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临江的中华水园绿意盎然、游人如织。
汉江过境郧阳136公里,占十堰境内全长的6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八年多以来,汉江水质持续符合或优于Ⅱ类水质标准。
一江净水永续北送的背后,饱含着“守井人”的担当与奉献。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郧阳区坚持党建引领统筹流域发展与安全,严守生态底线,全面保护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深入推进“共抓大保护、当好守井人”党建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以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推动绿色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用心呵护一泓绿水
6月17日,夏日映照下的郧阳湖碧波荡漾,护水员汤国仁正在湖边巡逻。
汤国仁是土生土长的渔民,汉江退捕禁捕后,他被聘为专职护水员。每天,除了对库区进行巡逻保洁外,他还给来往的游客讲述移民搬迁的故事、水质保护的艰辛。
管住斧头,守住山头,护好源头,不让一滴污水流进汉江,这是郧阳人的共识和誓言。
控污、截污、治污同步开展,拒绝近百家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壮大新材料、生物科技、文旅康养等绿色低碳产业。整治入河排污口254个,建设覆盖到所有村的农村生活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625套。
为护好一江净水,该区实施河长、林长、路长、片长、警长“五长”共治机制,村村成立护水队、护林队、护路队、保洁队、治安队,分段分片划定党员责任区,设岗领责。
党员干部当先锋,当好护水员、宣传员、监督员。成立县乡村三级河湖长队伍200余人,水上清漂和岸上护水队伍2000余人,建立网格化的水污染防治责任体系,把生态环保、环境卫生纳入村规民约、积分管理、“双十星”争创内容,党组织和党员自觉承诺践诺,常态化护水护绿。
“尽绵薄之力,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守护汉江!”身着红马甲的郧阳小草义工协会志愿者们,在党组织的有序引导下,每周末都会在汉江边巡逻,发现垃圾及时清理,劝阻破坏环境的不文明行为。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巡山护水志愿者队伍,从政府到民间,当好“守井人”逐渐成为郧阳人的自觉行动。
厚植生态保护“底色”
走进郧阳区,一湾清水拥抱诗意栖居环境,城市轻轻嵌入山水之间,山水半城,和美敞亮。100平方公里辽阔水面、100平方公里生态屏障、500多平方公里城市空间骨架,勾勒出江城一体、城廓一怀的壮美画卷。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四季挖窝,三季栽树,专业植树,全民植树,实施石漠化治理182平方公里,人工造林25.8万亩、退耕还林还草28.6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78.24%。林地、绿地、湿地、自然保护地、幸福生活地,目之所及,到处是绿。
好山好水好生态,让乡村焕发生命力。该区坚持把水体治理与村庄美化、环境塑造相结合,充分挖掘和保护乡村历史遗存、民俗文化、原生态风貌,按照“全域景区、全域旅游”的思路,着力打造A级景区型村庄。
城关镇桃花沟村成为受益村之一。开展环境整治,优化生态涵养,融入文化风骨,发展特色产业……一系列举措的落地让村容村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村里的土鸡、野菜等山货成为抢手货,村民们感叹:“山货在家门口就变钱,以前谁敢想?”
“公共环境大家护,不良行为不要干;公共区域属集体,乱圈乱占讨人厌……”村文化广场边的村规民约格外醒目。
把精神培育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让乡村更有内涵。该区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把环境卫生治理、垃圾分类、厚养薄葬、崇德向善等写进村规民约,结合“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推动乡村展现新面貌、农民展现新气象。
茶店镇樱桃沟村设立村级环境工作站和爱心超市,老党员、老乡贤、老干部主动担任村级环境监督员,积极引导群众主动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风貌古朴、 功能现代、产业有机、文明复归”的新农村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接踵而至,年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
走好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南水北调是国之大事,是世纪工程、民心工程。
郧阳三度移民,12万亩良田淹没江底,近百家企业被迫关停或迁移。这个原本集“老、山、边、贫、库”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面临严峻的发展困境。
然而,勤劳勇敢的库区百姓并没有守着一库清水吃穷饭。
“坚决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做好山水文章,以高质量党建统筹流域发展和安全。”郧阳区委对全区高质量发展定位明确、信心坚定。
为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科学布局“一区两带”。以环丹江口库区的12个乡镇103个村为主阵地,打造“共抓大保护、当好守井人”党建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以郧白路南化塘红色资源为依托,全国红色美丽村玉皇山以及沿线林果、蔬菜、袜业等绿色产业发展为重点,打造“红色引领、绿色崛起”党建示范带;以杨安路沿线香菇、油橄榄等产业链为基础,打造“党建+绿色产业联盟”示范带。
抢抓碳汇交易政策机遇,推出“碳林贷”绿色金融产品,带动了5000万棒香菇、38000余亩油橄榄等特色产业基地和50余万亩蔬菜、中药材等农副产品基地发展,直接或间接提供就业岗位3.2万多个。
在郧阳区杨溪铺镇鑫榄源油橄榄示范基地,漫山遍野的油橄榄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郧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杰说,通过“党建+农业产业链”形式,让农民最大程度享受生态红利。
该区成立产业链党委,推行“产业链党组织+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运营模式,组建油橄榄、香菇、茶叶、红薯等八大产业联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54家企业抱团融合发展。
兴办产业、流转土地、就近务工、入股合作、订单销售……如今,全区超过一半的农户在农业产业链上获益。
“绿色是郧阳鲜明的底色,生态是郧阳最大的优势,保护生态、保证水质是郧阳的光荣使命。”郧阳区委书记胡先平说,守好北方水井,郧阳区委、各级党组织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在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中作表率已成为郧阳的社会共识。
(作者:孔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