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周
6月11日上午,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科幻电影周主旨论坛上,与会嘉宾以“科幻,全人类视角与中国故事”“探索未知与科幻情怀”及“科幻电影与超现实奇观”为主题进行主旨演讲,并就“科幻电影的国际视野与时代语境”进行主旨演讲与分享。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国家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陈道明,上海市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电影局局长高韵斐出席论坛活动。
以人类视角畅想未来世界
因为对科幻的情有独钟,才让自己走上电影之路的导演郭帆,这些年来始终在探索和寻找国产科幻电影的新方向。在论坛上,他认为科幻最大的魅力在于“未来”和“没有边界”,“科幻永远是代表未来的,它在孩子的心中埋下热爱科学、勇于想象的种子,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同时,科幻也是一种语言,“它是全世界通用的、通俗的语言,能够让更多海外观众认识我们、了解我们。所以,科幻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导演
郭帆
不过,郭帆也强调当我们都开始拥抱“科幻电影”的时候,不能忘了电影的核心只能是情感,而不是概念。“最近我接触到一些比我更年轻的创作者,包括一些新导演,他们提到了很多科幻项目,我发现有一个共同的问题——他们关注的是科技属性中的‘高概念’,让他们兴奋的是技术。但我们不要忘掉科幻电影的本质是电影,而电影的核心是情感。如果我们的‘高概念’、高技术和情感没有关系的话,它就变成了科普,所以如何把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非常重要。”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主任吴季则从当前太空科技的研究和发展方向,为科幻电影的创作提供思路。他提到,在不远的将来,太空旅游、太空移民、火星移民、星际航行、探索行星与智慧生命,这些遥不可及的人类梦想都可能会变成现实。“关于太空旅游,特别是月球旅游,我希望能看到一个回望的视角,回望地球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感受;而在火星移民的主题里,我们可以关注怎么在那里建立一个新的社会。所有太空题材的科幻作品都应该大开脑洞,只要不违反基本科学原理。所以,他们真有可能推动未来科技的发展,有些脑洞大开甚至会带来新的技术突破。”
作为《盗梦空间》《巨齿鲨2:深渊》《蝙蝠侠》等商业大片的视效总监,彼特·贝布在科幻大片制作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他提到,即便现在电影创作可以依靠大量先进技术的加持,但不能因此忽略了创作之本。在与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合作的过程中,他就感受到了传统拍摄手段的重要性,“诺兰非常坚持尽可能地实景拍摄,这其实对于视效师来说是非常好的素材,可以说达到了一种极致。比如他在《黑暗骑士》中把蝙蝠的飞行装饰做出来,挂在卡车上,让他感觉真的像飞起来。虽然我们可以完全依靠视效,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这样做。”
对于年轻的科幻电影创作者,彼特·贝布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一方面要拥抱现有的技术,比如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它可以让我们更加快速地获得想要的结果,而且能够达到类似于大制作的质量水平。另外一方面,我们还是得靠自己去做电影,因为电影的本源不在技术,新的技术没有办法创造电影,还是需要人去创造故事。”
《盗梦空间》《巨齿鲨2:深渊》《蝙蝠侠》
视效总监
彼特·贝布
在时代语境中探寻创新路径
随着科创题材在全球被热捧,国内创投市场上也涌现出一批带有科幻元素的剧本项目,如何找到一条中国科幻电影的创作路径,也成了与会嘉宾关注和讨论的话题。
导演陆川认为,科幻电影的本质是严肃的,因为它要直面人类对自身发展、对未来世界的焦虑和恐惧。“从科幻电影史上来看,绝大部分科幻电影都是灾难片,其实很重要的原因是,人类对当下和未来的焦虑、对科技发展的焦虑。比如人工智能是否会统治这个世界或者统治人类甚至摧毁人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严肃而又真诚地探讨人类的发展,是科幻电影的使命和思考。”
导演
陆川
导演董润年则强调,应该把“人”始终放在科幻电影的创作核心。“我感觉科幻就是面向未来的现实主义,这和时代有关系,和一个社会整体的发展也有关系。生活在今天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已经习惯了高科技在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他们会自然而然地站在科学逻辑的角度进行幻想,去体验当下、考虑未来。这恰恰要求我们当下的创作要有更严谨的科学逻辑,要清楚我们面对的观众是怎样的一群人。”此外,任何一个文艺作品都是在探讨人类情感,“科幻电影是把人类情感置于极端的情境之下,让我们有超越日常经验之外的情感体验,在这个层面上,人的意义显得更加重要。”
导演
董润年
尝试将喜剧与科幻元素相结合的导演张吃鱼,则分享了他创作《独行月球》中遇到的那些“难题”。“就这部作品来说,最难的是在它不可量化。因为喜剧本身的假定性或者月球故事的假定性非常强,但是中国观众对于科幻电影的要求非常高,对于科学的依据、科学的理论基础要求非常高。所以影片中有很多桥段,到底是更喜感一些,还是更扎实地遵循科学原理?比如我自己特别喜欢的一场戏是袋鼠拉车,一人一袋鼠在月球上自由自在地奔驰。”
导演
张吃鱼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王红卫强调了时代性对科幻电影创作的影响。“我觉得电影真正的特长不是描绘现实,电影是展现人类想象的边界,所以这是‘幻想’。但我们又有‘科学’这个词,这意味着我们的幻想和前科学时代的古人不同,不是盲目的。我们是在进入到文明时代、进入到真正的科学和科技时代之后,开始能够进行的‘幻想’。”他特别指出,即便没有技术策动、科技赋能,电影创作者还是要学会审视时代变化带来的影响,“现在年轻观众的成长环境和我们这一代人大不相同了,他们是不是还能接受我们的想法?这是非常严峻、紧迫的问题,这也留给了年轻电影人更多机会。”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
王红卫
上观号作者:上海国际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