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邹煦晨 编辑/张广凯】
(资料图)
背靠22万"打工人"的中智股份于近期申报主板IPO。
中智股份此次IPO拟募资37.42亿元,其中16.72亿元用于购房和装修。
另外,中智股份IPO保荐机构的全资子公司入股时间有些微妙,处于是否为突击入股的边缘。
是否为突击入股?
中智股份的主营业务为人力资源服务,包括人事管理、人才派遣、薪酬财税、健康福利、业务外包、招聘及灵活用工、管理咨询和其他人力资源业务。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智股份自有员工人数为4764人。不过,因中智股份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务,需要与人才派遣、业务外包、符合条件的灵活用工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截至2022年6月30日,因人力资源业务与中智股份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人数为22.01万人。
股权方面,2021年12月22日,双百壹号、交银君泓、中信证券投资、中信出版等4家公司通过增资的方式入股中智股份,增资后它们分别持有中智股份4.55%、2.26%、1.4%、0.86%的股份,合计投资金额为10.03亿元。
增资摘要,数据来源:申报稿
中智股份此次IPO的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中信证券投资为中信证券全资子公司。另外,中信证券的现第一大股东为中国中信有限公司,而中国中信有限公司为中信出版的控股股东。
而且,从入股时间来看,它们有可能属于突击入股。
突击入股主要是指拟上市公司在上市申报材料前的1年内,有机构或者个人通过增资或受让等方式成为公司新股东的情形。
从时间点来看,中智股份申报稿签署日为2022年12月16日,证监会官网受理日期为2022年12月23日,中智股份的提交申请日应在这两者之间。如果提交申请日在2022年12月22日前则为突击入股,反之则不然。
关于提交申请日,某知名券商高管对记者表示,提交申请日一般是看不到的。企业先是申报稿签署,即申报稿签署日。签署之后再报证监会,一般材料齐全的话,报过去当天就有接收凭证,这通常就是提交申请日。接收凭证后,可能过几天,证监会会出具受理函,即通常是受理日期。
某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申请日一般为受理日之前的五个工作日内,但具体的申请日一般在公开信息上查不到。
某投行专业人士对记者表示,提交申请日一般是受理之日往前推5个工作日。
如果前推5个工作日,或属于突击入股。
更有意思的是,双百壹号、交银君泓、中信证券投资、中信出版等4家公司虽然为同一天取得中智股份的股份,但锁定期承诺却不完全一样。
申报稿显示,交银君泓承诺,自本企业取得发行人股份之日(即2021年12月22日)起36个月内本企业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企业持有的发行人股份(包括由该部分派生的股份如送红股、资本公积转增等),也不由发行人回购该部分股份。
而双百壹号、中信出版、中信证券投资承诺,如本公司/企业属于发行人提交申请前12个月内新增股东的,自本公司/企业取得发行人股份之日(即2021年12月22日)起36个月内,本公司/ 企业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公司/企业持有的发行人股份(包括由该部分派生的股份,如送红股、资本公积转增等),也不由发行人回购该部分股份。
承诺对比摘要,数据来源:申报稿
中信出版、中信证券投资等3家公司加了一个假设前提,即"如本公司/企业属于发行人提交申请前12个月内新增股东的"。这里插一个知识点,证监会官网显, 申报前12个月内产生的新股东将被认定为突击入股,且上述新增股东应当承诺所持新增股份自取得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是否被认定为突击入股,决定了上述3家公司是否受到锁定期的限制。
突击入股认定摘要,数据来源:证监会
那么,中智股份选择的上市申请时间,是否恰好能够让保荐机构的全资子公司不被认定为突击入股,从而不受36个月锁定期的限制?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保荐机构的全资子公司会不会在中智股份上市后选择迅速套现?
构成信息披露违规
资料显示,中智股份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为单为民。同时,单为民为中智关爱通(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关爱通")的法定代表人。关爱通为中智股份控股子公司,且关爱通自2017年6月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证券代码:871282)。
值得一提的是,关爱通挂牌不到一年便于2018年5月收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自律监管措施》。《自律监管措施》显示,关爱通未在2017年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四个月内编制并披露年度报告,违反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细则》,构成信息披露违规。对于关爱通的违规行为,时任挂牌公司的董事长单为民未能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违反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关爱通和单为民均被采取责令改正的自律监管措施。
那么,关爱通为何挂牌一年不到便违规了呢?
信息披露违规摘要,数据来源: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谈及违规,中智股份全资子公司中智深圳于2021年12月被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罚款4.2万元。原因是中智深圳虚构劳动关系为7名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办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参保手续。
中智股份全资子公司中智浙江则是在2019年被国家税务总局杭州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罚款4.01万元。原因是中智浙江2016年12月在主营业务成本列支"下城党员学习项目"费用3万元,未取得合法凭据,未作纳税调整;2018年在主营业务成本列支"下城党员教育项目"费用49.06万元,实际发生20万元,未作纳税调整,违法事实合计应补税款8.01万元。
这里有个小疑惑,账目与实际差额29.06万元是否被个人套走,还是纯粹多写费用来减少纳税?
另外,中智股份在2020年12月通过同一控制下的转让,将上海中智国际教育培训中心剥离体外。而这家公司因发布违法培训广告被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2019年9月处以罚款12.12万元。
或需要看两版财报
财务数据方面,申报稿显示,中智股份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9.9亿元、150.84亿元、155.46亿元、86.6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2亿元、8.8亿元、8.4亿元、5.05亿元。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中智股份在2020年12月进行过重组。申报稿为此,假定重组后的公司架构在申报报表期初即已存在,制作了备考利润表。简单来说,就是按中智股份现在架构,进行财务数据回溯。
通过比较发现,中智股份备考利润表的财务数据有所不同。比如,中智股份2019年和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2亿元和8.8亿元,而备考利润表中则为7.5亿元和8.52亿元。
有意思的是,不管是否为备考利润表,中智股份2021年归母净利润均为同比下降。比如备考利润表由8.52亿元将至8.4亿元,非备考利润表由8.8亿元将至8.4亿元。对此,中智股份在申报稿中表示,主要系受新冠疫情反复的影响,部分客户的人事管理服务需求出现暂时性波动。
利润表和备考利润表摘要,数据来源:申报稿
另外,中智股份此次IPO募集资金投资额为37.42亿元,分别用于中智人力资源研发运营中心(上海)购建项目、营销及运营服务体系升级项目、信息系统升级与数字化转型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值得一提的是,前两个项目均涉及购房和装修,合计金额为16.7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