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受益于光伏组件出货量大幅增加,2022年,晶科能源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该公司2月27日晚间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报告期内,其实现营业收入830.75亿元,同比增幅104.7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7亿元,同比增幅158.21%。
而受经营规模提升的影响,晶科能源期末总资产突破1000亿元至1062.26亿元,同比增长45.81%。对此,该公司在公告中称,主要系两点原因:第一,公司光伏组件销量增加对应的应收账款增加;第二,公司持续对垂直一体化产能进行优化,先进产能相继开工建设所致。
此前,晶科能源发布统计数据,2022年全年,该公司组件出货量超过44GW,其中N型组件出货超过10GW。在产能方面,截至2022年底,该公司截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分别达到65GW、55GW、70GW。
此外,截至目前,晶科能源已投产N型产能35GW。
从目前几家组件头部企业发布的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上看,2022年,组件环节虽然营收和净利润规模均大幅增长,但仍不得不面临上游、下游企业之间净利润差距之大的事实。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协鑫科技、新特能源等四家硅料巨头企业去年合计至少盈利727亿元,平均盈利均超过百亿元。这其中,刚刚发布业绩快报的大全能源,其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营收虽然只有309.40亿元,但其净利润高达191.20亿元。对比之下,晶科能源和天合光能的盈利数据就逊色不少——晶科能源超过830亿元的营收对应不足30亿元的净利润,天合光能852亿元的营收则对应37亿元的净利润。
实际上,近两年来,由于上游价格持续维持高位,上下游企业之间利润差距拉大。但随着产能释放、硅料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下游组件环节盈利情况仍值得期待。
晶科能源发布的今年2月份的调研信息显示,该公司称,截至目前,“2023年签单进展顺利,全年订单可见度高,签单价格稳定。在手订单中N型占比超过一半,相较P型维持约0.1元每瓦的溢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