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缴翼飞北京报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继续回升至52.6%,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并创下2012年5月以来新高。
从分类指数看,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均高于上月,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位于扩张区间,原材料库存指数位于收缩区间。
受访专家表示,2月处于春节后,疫情高峰期过后,国内处于复工复产、复商复市阶段,国内经济活动恢复较快,市场预期也随之提升。但是市场需求不足问题仍较突出,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需巩固,采购经理指数后续走势有待进一步观察。
进入2月份后,全国各地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影响基本消退,春节过后社会面流动性全面恢复,我国制造业市场需求和生产都在加快回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份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6.7%和54.1%,高于上月6.9和3.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分析,目前国家统计局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8个位于扩张区间,比上月增加7个,制造业景气面继续扩大。其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高耗能行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4.5%、53.6%、51.6%和51.3%,高于上月3.8、1.1、3.0和0.4个百分点,均位于扩张区间,景气水平连续两个月回升。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表示,目前外部需求也呈现明显回升迹象,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2.4%,较上月上升6.3个百分点,在连续21个月运行在收缩区间后回到50%以上,显示在全球经济下行态势缓解、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以及国内企业着力提升竞争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带动下,我国出口止跌趋稳。
随着生产和需求加快释放,企业采购活动和招工活动明显增加。1月份采购量指数为53.5%,较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进口指数为51.3%,较上月上升4.6个百分点,在连续20个月运行在50%以下后回到扩张区间。1月从业人员指数为50.2%,较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在连续22个月运行在50%以下后回到扩张区间。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企业增加原材料采购,企业对经济复苏前景预期转向乐观,从工业成品库存指标看,目前国内工业整体库存也已降至历史均值附近,主动补库存、扩大生产意愿有所增强。从业人数增加,也有助于保障基本民生趋好发展,从而为后续稳定消费市场打下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市场主体的活力普遍提升。中型企业PMI和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2%和51.2%,较上月上升3.4个和4个百分点,都在连续多月运行在50%以下后回到扩张区间,显示中小企业连续下行态势有所扭转。
不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提醒,目前调查中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仍超过52%,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业占比仍超过49%,表明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仍然不小。未来还要进一步抓好扩大内需和保供稳价等方面的各项任务落实,毫不松懈地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
“接下来对制造业的影响可能会集中在三方面:海外需求情况、房地产复苏节奏、汽车销售情况。”周茂华分析,目前海外主要经济体PMI指数均放缓至收缩区域,但近期欧美经济衰退偏轻微,我国外贸出口仍有望保持适度增长。而且国内房地产价格已经结束11个月的连续收缩,一线、二线相对复苏较快,上半年楼市对内需拖累减弱。汽车对制造业的拉动明显,但在部分利好政策取消的影响下,后续对制造业的影响仍有待观察。但整体上,居民消费会延续修复势头,基建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加之稳增长政策的继续发力,制造业景气度短期内在供需两端都会获得明显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