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董鹏 成都报道
虽然正式发布年报的锂矿股只有盛新锂能(002240.SZ)、藏格矿业(000408.SZ)两家,但是结合业绩快报、预告情况来看,全行业利润总额突破千亿元规模并非难事。
3月16日晚,赣锋锂业(002460.SZ)发布业绩快报,当期公司实现营收418亿元,同比增长274.68%,净利润20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1.67%。
【资料图】
若加上其他发布年报、业绩快报的7家公司,以及8家披露业绩预告的锂矿股,并按照后者预告净利润下限计算,16家公司净利润总额将达到1016亿元。
相比之下,占据国内动力电池半数左右份额的宁德时代(300750.SZ),2022年净利润也不过307亿元。只是,受到近期锂盐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影响,今年一季度该行业继续增长的难度明显增大。
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年初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51万元/吨,至3月17日时已经跌至31.3万元/吨。
以上只是市场机构统计均价,市场实际成交价格更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注意到,本周某碳酸锂贸易商近两日便挂出了盐湖料电碳25万元左右的价格。
这意味着,未来披露的一季报中,锂电行业的盈利格局很可能会发生逆转,产业链利润可能会由上游向中下游转移。
三大龙头利润独占6成根据上述机构数据统计,2022年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格为48.2万元/吨,较2021年同期的12.2万元/吨,增长了295%。
这是拉动锂矿股去年收入、利润增长的最核心动力。
而就已知数据来看,经营相对稳定盛新锂能、赣锋锂业当期收入增速分别达到299%和274%,藏格矿业和盐湖股份因为还具备可观的氯化钾业务,2022年钾肥产品涨幅小于锂盐,所以盐湖提锂类公司收入增速不会太高,维持在100%出头的水平。
就盈利端来看,行业内大部分的利润集中在三大龙头企业。
根据业绩预告,天齐锂业预计净利润下限为231亿元,位居首位。紧随其后的是赣锋锂业、盐湖股份,净利润分别为204.8亿元和156.1亿元。
这相当于,在上述初步估算的千亿利润中,上述三大行业龙头便占据了近6成份额。
若从利润绝对值来看,宁德时代参股的天华超净、锂云母提锂龙头永兴材料、“小盐湖”藏格矿业,以及比亚迪战投的盛新锂能,2022年利润规模均超过50亿元,整体属于国内锂盐行业二线梯队的位置。
其他利润低于50亿元的公司,各有优势和劣势,要不就是原料高度依靠长协进口、成本水平较高,要不就是产能规模较小、矿山投产时间较短,甚至部分公司只是参股以获得投资收益,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锂盐业务载体。
此外,已经正式发布年报的两家公司,其整体利润率表现也较为符合此前市场预期。
藏格矿业年报显示,当期公司销量10707吨,同比减少2.31%,对应该产品营收为43.23亿元。
照此计算,碳酸锂平均销售价格达到40.37万元/吨,采用同样方法估算的单吨成本则仅为3.2万元/吨。所以,2022年该公司碳酸锂产品毛利率达到92.2%,较上年同期劲增32.44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盛新锂能锂盐平均销售价格为25.34万元/吨,毛利率为60%,与藏格矿业相差巨大。
对此本报近期有报道提到,盛新锂能为两家行业龙头代工的情况却早已被业内熟知,如果将代工部分产品也计入到公司总销量当中,则可能会明显拉低公司产品销售均价。
公司近期接受调研时也已经确认,去年4.77万吨的产量“包含代加工部分”,同期公司销量为4.75万吨,产销量基本一致。
不过,由于年报披露标本较少,刚刚走到披露业绩快报阶段,更多细节还要等到后续年报集中披露期才能确定。
“戴维斯双杀”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下降、估值水平下降,被认为是“戴维斯双杀”的特征。目前,锂行业标的可能就面临着这一困境。
就二级走势而言,从2022年7月算起,上述样本公司便开始了单边下跌。
仅以追踪其走势的Wind锂矿指数为例,2022年7月8日高点为10383.4点,最新收盘价为6151.2点,区间跌幅达40.75%。
上述背景下,5到7倍左右的估值,在锂矿、锂盐行业就变得十分普遍。
以赣锋锂业为例,根据业绩快报,该公司2022年每股收益高达10.17元,而3月17日收盘价仅为65.88元,对应估值为6.48倍。
再如藏格矿业、盛新锂能,采用上述标准和方法计算的最新估值,则分别为7.16倍和5.59倍。上述估值水平放在历史区间上看,也绝对是处于低位水平。
但是,即便是在定期报告发布的“窗口期”,相关公司至今仍然未有止跌迹象。其中关键,可能就在于对未来行业盈利趋势上较差的预期。
较长周期的预判不确定性较多,仅就一季度情况来看,当期利润继续保持增长就面临着不小的难度。
正如前文所述,拉动业绩增长的最核心动力是锂盐价格。
而从2022年12月中旬以来,碳酸锂等产品便开始连续回落,上海有色网采集的市场均价由高点的每吨56.55万元降至当前的31万元出头,几近腰斩。
对比2022年一季度价格来看,当时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42.2万元/吨,而今年初至3月17日期间该均价已经降至42.9万元/吨。
产品价格略高于或者持平于2022年同期的背景下,上述公司继续保持增长的难度相应增大,这也是其他所有周期行业的共性。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海外碳酸锂价格仍然维持高位,同时锂精矿价格滞后于国内锂盐,目前仍然维持在相对高位,所以部分原料自给率低、高度依靠长协进口的锂盐企业,会面临成本倒挂的风险。
近期记者向一位锂行业人士交流价格走势,并了解“底在何处”时,对方便反馈部分高成本的加工企业已经出现局部亏损。
当然,以上只是结合一季度产品价格、市场运行作出的预判,后续尚需一季报进行验证,但是相对可以确定的是,全行业将难以复制过去两年的高增速。
而按照上述逻辑进一步往下推演,一旦企业盈利能力和每股收益回落,股价不变、估值水平上升,低估值的优势也将随之消失。
这可能也是持续压制股价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