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志锦 上海报道Wind数据显示,上周地方债发行1095亿,本周计划发行3464亿。截至3月19日,今年地方债发行1.52万亿,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约万亿,完成全年额度的26.3%。

城投债方面,截至3月19日,今年城投债发行规模约1.32万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7.8%;净融资额为0.5万亿,相比去年同期下降3.8%。

一.中央政策

1.预算报告:从资金需求端和供给端同时加强地方债监管


(资料图)

新华社3月15日受权发布《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报告提出,强化跨部门协作监管,压实各方责任,从资金需求端和供给端同时加强监管,阻断新增隐性债务路径,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督促省级政府加强风险分析研判,定期监审评估,加大对市县工作力度,立足自身努力,逐步降低债务风险水平,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

报告还提出,保持高压监管态势,对新增隐性债务等问题及时查处、追责问责。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综合治理,逐步剥离政府融资功能,推动分类转型发展。加强专项债券投后管理,严禁“以拨代支”、“一拨了之”等行为,健全项目管理机制,按时足额还本付息,确保法定债券不出任何风险。

2.监管核查专项债使用情况,关注三大内容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近期监管部门正在对专项债使用情况进行核查。核查对象为使用管理专项债的相关主体,主要包括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专项债券资金使用单位等。据了解,此次核查主要关注三类情况:一是2022年新增专项债资金使用是否合规,二是2022年新增专项债项目资金管理是否合规,三是以前年度专项债资金沉淀和闲置问题。

3.财政部副部长夏先德: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运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

财政部副部长夏先德3月18日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3年会上表示,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加力提效。加力主要是适度地加大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

一是在财政支出上加力。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7.51万亿元,增长5.6%,赤字率按照3%安排,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国财政赤字3.8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100亿元。

二是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新增专项债务限额3.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同时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运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支持地方正常融资的需求。

三是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的力度。2023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10.0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6%,这些转移支付重点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确保兜牢兜实基层的“三保”底线。

二.地方动态

1.地方储备2023年金融工具项目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近期一些地方正在储备2023年金融工具项目。“按照国家、省里安排,今年金融工具项目申报工作将提前进行。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基金工具项目储备工作,以提高申报通过率,争取更多基金投放支持重大项目。”西部省份某地市发改系统人士表示。

2.新疆18个地县实现隐性债务清零

新疆财政厅官网3月16日发表的文章称,聚焦目标任务,积极稳妥化解债务。一是科学合理确定分地区隐性债务存量月度化解任务,逐笔审核每笔债务化解方式、资金来源、责任人等,做到每笔隐性债务化解目标清晰、责任到位,压实隐性债务化解责任。

二是严格审查偿债资金预算安排情况,加强偿债资金预算执行监控,尤其对高风险地县进行持续跟踪,确保偿债资金按期偿付,坚决防止政府债务违约风险。三是通过加大隐性债务清偿力度,自治区每年均超额完成年度化解任务,隐性债务规模持续降低,实现了时间未过半,任务完成过半。目前已有1个地区、6个地州市本级和11个县市区实现隐性债务清零。

3.辽宁省通报8起地方国有平台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

辽宁省纪委监委3月17日通报8起地方国有平台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如辽宁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仲维良受贿、滥用职权等问题,具体而言,2005年至2022年,仲维良利用职务便利或者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在岗位调整、工程承揽、工程款支付、银行贷款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违反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指使下属企业违规开展煤炭、生铁等融资性贸易,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仲维良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辽宁省纪委监委称,8起案例集中发生在地方国有平台领域的腐败案件,有的违规开展融资性贸易,有的违规审批贷款,有的在工程建设中违规招标投标,涉案金额特别巨大,造成的损失严重,带给我们的教训深刻。

4.天津印发专项债管理使用负面清单36条

天津市3月17日印发《专项债券管理使用负面清单(2023年版)》,其中项目申报和投向方面20条,一些要点如下:市场化转型尚未完成、存量隐性债务尚未化解完毕的融资平台公司不得作为项目单位;不得安排申报不实、打捆申报无法对应到具体项目的专项债项目;严禁跨地区申报项目。

资金使用和管理方面12条,一些要点如下:严禁将新增专项债券资金用于置换存量债务;严禁将债券资金滞留国库或沉淀在部门单位,同时严禁“一拨了之”、“以拨作支”;不得通过签订补充协议预付专项债券资金提高支出进度,不得通过设立第三方资金账户“以拨代付”提高支出进度。财政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专项债券资金拨付的审核,严禁“一拨了之”、“以拨作支”。

此外,偿还本息方面和其他方面各两条。其中提出,严禁将专项债券对应的资产用于为融资平台公司等企业融资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

5.湖南:确保到期债务不违约、风险地区不爆雷、舆情事件不发生

湖南省财政厅厅长刘文杰3月14日在《中国财政》发文称,要压实地方政府防范化解隐性债务主体责任,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持续开展隐性债务“清零”、风险等级“创绿”试点,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将立体式穿透式监管贯穿于政府债务监督全过程,严禁市县以企业债务形式增加隐性债务,严禁通过金融机构违规融资或变相举债,确保到期债务不违约、风险地区不爆雷、舆情事件不发生。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治理,逐步剥离政府融资功能,推动分类转型发展,防范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平台化”。

6.河南: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逐步出清

河南省财政厅厅长赵庆业3月14日在《中国财政》发文称,实行政府债券“借、用、管、还”全链条穿透式管控,坚决防范兑付风险。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提高风险监测全面性、前瞻性,高压惩治违法违规举债行为。加快推动融资平台公司转型,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逐步出清。积极构筑“防火墙”,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一事一议妥善处置风险事件。依法依规支持省属本科高校化解锁定债务,支持高校轻装上阵、加快发展。

7.苏州吴江区18家国企宣告退出融资平台

据苏州市吴江区政府,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要求,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权责边界,加快市场化转型,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苏州市吴江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吴江汾湖科技创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18家国企自公告之日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不再是我区融资平台公司。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