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如何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金融如何更精准地服务外贸新业态?
在第133届广交会举行期间,第二届珠江国际贸易论坛“金融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论坛于4月16日举行。此次论坛聚焦金融服务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助力企业全球布局与创新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等议题
(资料图片)
多位嘉宾表示,要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优化贸易业态,提升贸易的数字化水平以及加大绿色贸易体系的建设,并将之作为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几个重要引擎,其中要对贸易新业态加以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以中国银行等为代表的金融企业也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通过优质的金融资源强化供给,持续为外贸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外贸新形势亟需金融高质量支持我国外贸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近年来,随着系列稳外贸举措的推出及落地,在金融机构创新支持之下,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取得跨越式进步。
不过,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外生增长持续放缓,外贸保稳提质的任务仍显得十分艰巨。
一方面,我国外贸企业量大面广、抗风险能力较低,需要金融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刘凯文在论坛中指出,广东中小外贸企业超过5万家,其中绝大部分企业的出口额在1千万美元以下,抗风险能力较弱,可用的风险防范手段有限,较难取得长期稳定的金融支持。
“最近几年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着一定的下行的压力。”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鄂志寰亦表示,2023年全球性的高通胀对于国际性需求抑制的作用开始加剧,主要经济体以加息来抑制经济过热的通胀行为会导致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下行继续加大,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减弱,2023年中国的出口增速可能会出现“前低后高”的趋势。
鄂志寰认为,在低增长的时期强调外贸高质量增长显得尤为关键。《“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也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方式转型,以此推进对外贸易的高质量增长。”
另一方面,近年来外贸新业态层出不穷,也对金融助力外贸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与传统贸易相比,小额、海量、电子化是外贸新业态的突出特点,对于更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有着更大的诉求。
近年来,跨境电商、海外仓、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外贸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较快。暨南大学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少波认为,外贸新模式、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将导致大量新的金融需求出现,也对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院长展凯亦认为,金融支持要顺应外贸形态的变化而发生不同的变化,金融机构要对传统金融产品进行创新,并根据贸易数字化、贸易绿色化、贸易风险多样性等贸易新趋势来提供不同类型的产品。
金融数字化赋能外贸新业态发展当前,金融服务创新为外贸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助力外贸提效增速。
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刘凯文介绍,为加大金融支持外贸力度。今年,广东省印发了《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专章突出聚焦稳外贸、稳投资、促消费,明确要不断加强对经济增长的金融服务保障。截至今年2月末,广东省外贸各项贷款余额1.56万亿元,同比增长近10%。全省出口信用保险提供风险保障730亿元,同比增长2.28%,积极扩大优质企业贸易货币收支便利化试点范围,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落地。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宁效云表示,广东是全国外贸大省,一直以来,中国银行主动融入当地发展和社会进步整体格局,为广东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2022年广东中行提供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超过7000亿元,有效发挥广东地区跨境金融服务主渠道。
“上周,我们发布了中国银行第133届广交会金融服务月专属方案,推出六大体系,30余项金融服务。还将结合数字人民币、外贸新业态等新领域持续优化服务,助力展商、客商轻装上阵,助力广交会取得更好成效。”宁效云对此表示。
鄂志寰认为,在贸易新业态方面,数字技术的发展对外贸的赋能将不断提升,并推动外贸转型升级。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将成为推动我国外贸进一步发展的新动力。因此,探索数字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尤其是外贸新业态中的使用,要利用好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探索数字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更多的应用场景,以此推进外贸的高质量增长。
刘少波则认为,要大力发展数字金融,运用金融科技手段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比如,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加强风险管理,精准识别分析、判断外贸企业情况,降低跨境支付、贸易融资管理中的风险。
展凯表示,新的贸易形态不断涌现,比如海外仓、采购贸易等,有数据显示跨境电商规模已经超过了2万亿。他认为,要把新的贸易形态和金融机构的需求结合起来,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共同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