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彭强 北京报道
4月2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在夯实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基础、加强全过程稳定管理、加强技术研发攻关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
国家能源局表示,为了准确把握电力系统技术特性和发展规律,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家能源局发布系列指导意见。要充分认识做好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重要意义:稳定工作是电力系统健康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加强稳定工作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然要求。
(相关资料图)
《征求意见稿》指出,电力系统稳定工作是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目标,统筹发输供用储各环节的系统性全局性综合性工作,是电力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电力行业健康发展、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基础。
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电力系统仍将维持以交流电为基础的技术形态,交流电力系统稳定问题将长期存在;随着我国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的深入推进,新能源发电装机大幅增长,电力电子设备高比例接入,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混联运行,电力系统生产结构、运行机理、功能形态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做好稳定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
国家能源局表示,加强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总体思路是夯实稳定物理基础,强化稳定管理体系,加强科技创新支撑。
在夯实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基础方面,要完善合理的电源结构,统筹各类电源规模和布局;并构建坚强柔性电网平台,明确网架构建原则,构建分层分区、结构清晰、安全可控、灵活高效的电网网架,合理确定同步电网规模等。
此外,要深挖电力负荷侧灵活性,整合负荷侧需求响应资源,将微电网、分布式智能电网、虚拟电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用户侧源网荷储一体化聚合等纳入需求响应范围等。
储能建设要科学安排,按需建设储能,根据电力系统需求,统筹各类调节资源建设,因地制宜推动各类型、多元化储能科学配置,形成多时间尺度、多应用场景的电力调节能力,更好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灵活运行,改善新能源出力特性和负荷特性,支撑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有序建设抽水蓄能,充分发挥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氢储能、热(冷)储能等各类新型储能的优势。
国家能源局表示,要加强新型电力系统全过程稳定管理,加强电力系统规划,加强工程前期设计,并加强电力装备和电力建设的管理,加强电力设备运维保障等。
在调度运行管理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建立一、二次能源综合管理体系,加强电力电量全网统一平衡协调;提升新能源预测水平,严格开展各类电网涉网性能管理,通过源网荷储协调调度、跨省区输电通道送受端电网协调制度,提高面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加入的调度管控能力;加强调度与市场衔接配合,推动调度生产组织向市场化方式转变。
在加强电力市场管理方面,国家能源局表示,将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水平作为电力市场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强化交易合同履约,完善中长期市场连续运营机制,加快建设更能体现灵活调节能力的现货市场等。
国家能源局表示,要构建稳定技术支撑体系,攻关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基础理论,提升系统特性分析能力,强化系统运行控制能力等,加快重大电工装备研制,研发大容量断路器、大功率高性能电力电子器件、新能源主动支撑等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水平的电工装备;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向高安全、高效率、主动支撑方向发展。还要提升电力工控芯片、基础软件、关键材料和元器件的自主可控水平,强化电力产业链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