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算是蓝牙耳机大年了,我国蓝牙耳机未来行业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很多品牌都推出了性能、价格以及外观各有千秋的蓝牙耳机,蓝牙耳机的市场也越来越卷,其中2017年-2021年销售额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9.5%,消费市场呈现迅速上升趋势。

当前,蓝牙耳机的渗透率不断提高,正逐渐成为智能手机标配的耳机类型。而据头豹研究院数据,预计2021年-2026年中国蓝牙耳机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2.1%。


【资料图】

对于蓝牙耳机,现在市场上的产品功能、样式不一。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有的人追求实用性,想要使用得更长久一些,有的人追求新鲜感,越奇怪的耳机越能激发他的购买欲。

无论消费需求如何,当今在蓝牙耳机届的一个共识是,下沉市场将成为未来蓝牙耳机市场的主要增长点。

“耳朵革命”

不知自何时起,蓝牙耳机成了年轻人的标配,无论是在地铁里沉浸式追剧还是睡前“网抑云”、听课打游戏,随处可见蓝牙耳机用户的身影。

可以说,蓝牙耳机已经不再与游戏等特定使用场景挂钩,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蓝牙技术始于爱立信公司的1994方案,能够实现移动设备和固定设备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与传统有线耳机相比,蓝牙耳机不需要数据线连接,体验感和便利性更好。但蓝牙耳机需要及时充电,一般蓝牙耳机的充电时间都保持在2个小时以内。

而2015年,日本“安桥”品牌首次推出了完全没有耳机线的双耳独立式蓝牙耳机产品。紧接着2016年,蓝牙5.0发布,蓝牙5.0在低功耗模式下具备更快更远的传输能力,传输速率是蓝牙4.2的两倍,有效传输距离是蓝牙4.2的四倍,数据包容量是蓝牙4.2的八倍。

同年9月,苹果发布第一代AirPods。此后苹果的蓝牙耳机开始深入人心,成为无数人关于蓝牙耳机的初始印记。

从蓝牙耳机的市场来看,可以说国外品牌,占据着一定的先发优势,而中国的各蓝牙耳厂商们也不甘示弱。可以说近两年,国内蓝牙耳机行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

中国一些知名的科技企业都纷纷推出了蓝牙耳机产品,如华为、小米等,都推出了双耳独立式蓝牙耳机产品。尽管中国蓝牙耳机的发展晚于西方发达国家,且目前相关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但中国耳机市场上对蓝牙耳机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不过,客观来说,中国企业之所以能如此快速耕耘蓝牙耳机市场,也和蓝牙耳机的行业特点不无关系。当前蓝牙耳机行业发展比较成熟,产业链完善,且进入壁垒低,这也为国内厂商进入创造了良机。蓝牙耳机市场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在蓝牙耳机的种类上实现了多元化。

而从蓝牙耳机的消费画像来看,男女购买意向没有显著差异。不过,笔者注意到,近期东方财富的一份报告指出,从年龄分层来看,18—29岁的消费者购买意向突出,半年内有明确入手计划的相对较多,持观望态度的相对较多。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用户购买蓝牙耳机的意愿明显降低,50岁及以上人群的购买意愿最低。

也就是说,蓝牙耳机厂商们如果想要着手开拓新生市场,不仅要留存住年轻的消费群体,还要开拓中老年用户的需求。

不过显然,开拓中老年消费群体的需求对厂家来说难度系数太高。既然不能在广度上面想办法,开拓年轻消费群体,拓宽下沉市场才是当前各耳机厂商们的首要任务。

而对于,中老年群体来说,笔者认为用户之所以购买蓝牙耳机的意愿很低,这意味目前蓝牙耳机的功能还不能满足中老年人的需求。

换句话来说,就是目前市面上的耳机,还没有抓住他们的消费痛点。试想,假如厂商专门为中老年人设计防丢助听的蓝牙耳机,会不会更加吸引消费者。笔者认为,只有抓住中老年消费者的需求,才是品牌在激烈竞争中突围的关键。

而在蓝牙耳机市场,另一个现象是,伴随着供应量的增加,蓝牙耳机的使用门槛也在下降。除了苹果外,在低于1000元的价格段,可供选择的品牌相对更多,品牌分化现象更明显。品牌多了,种类多了,行业的内卷加剧,开始洗牌,接下来只有真正用心研发的好产品才能脱颖而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