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硅料价格持续下跌,已经成为今年光伏产业明确的走势之一。


(相关资料图)

5月10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周多晶硅复投料、单晶致密料、单晶菜花料的成交均价分别为16.03万元/吨、15.79万元/吨、15.50万元/吨,周环比跌幅分别达11.97%、12.62%、12.48%。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类型硅料价格周跌幅扩大之时,其中的单晶致密料和菜花料的最低价格分别为14.8万元/吨、14.5万元/吨,击穿了每吨15万元的价格线。

针对本周的情况,硅业分会指出,成交状况并不乐观。“有新订单的企业数量有8家,二线企业签单节奏明显谨慎,成交量不大。”

事实上,从今年一季度各大硅料企业公布的业绩数据来看,过去两年超高的利润增长势头已经开始放缓。面对当前价格下移通道打开的现象,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未来价格还有可能大幅下探。

主流硅料成本线是多少?

15万元/吨的成交均价,虽然创下了阶段性新低,但这并非硅料价格的历史最低价。

2019年3月底,硅业分会当时的价格信息显示,复投料、致密料和菜花料的成交均价分别降至8.07万元/吨、7.77万元/吨和7.40万元/吨。这其中,单晶致密料和菜花料的最低价格甚至低到7.5万元/吨、6.8万元/吨。

彼时,光伏产业刚刚经历了前一年“531光伏政策”的影响,市场情绪波动较大。有分析人士当时曾指出,硅料价格雪崩,由头部大厂领降,“目的是‘清场’,导致实质性产能退出。”

到了2020年4月、5月,疫情的出现叠加行业内外因素交织,硅料均价再度探底至5.5万元/吨。而2019年、2020年硅料价格大跌之际,国内多晶硅新增产能的确迎来大量投放。当时关于市场低点价格的讨论认为,拐点主要取决于作为补充供应的边界企业现金成本。

不过,当产业周期再度来临时,无论行业价格走势如何,硅料企业都需坚守生产成本线。

在刚刚结束的财报季中,头部多晶硅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披露了部分成本数据。

当前,国内硅料企业按照技术路线划分为两类:以通威股份、大全能源为代表的改良西门子法,和以协鑫科技为代表的硅烷流化床法(即颗粒硅)。

在2022年年报中,大全能源明确披露了成本数据——去年全年,该公司多晶硅业务的单位成本(含销售成本、包括销售运费等)约为5.856万元/吨。通威股份虽然没有在去年年报中披露具体数据,但该公司表示,未来新增硅料项目将应用“第八代永祥法”工艺,单体规模更大、单位投资更低。参照通威股份此前公布的定增预案,该公司未来两个20万吨项目的投资成本为5亿元/万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2021年半年报中,通威股份曾公布其旗下硅料平均生产成本为3.65万元/吨,乐山一期及包头一期项目平均生产成本3.37万元/吨。

近两年来颗粒硅产品出货势头正盛的协鑫科技,更是在近期直接披露了主要颗粒硅生产基地的成本数据。以该公司电价最高的徐州生产基地为例,数据显示,2023年2月,其徐州基地颗粒硅生产现金成本3.729万元/吨、制造成本4.374万元/吨。

“我们会持续披露成本数据,未来成本还会降低。”协鑫科技助理副总裁宋昊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宋昊看来,虽然当前硅料价格持续下跌,但是现阶段价格仍可使得硅料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到今年第三季度,硅料价格就有可能继续击穿10万元/吨。”

硅料企业如何应对?

本周,硅料价格的跌幅有所扩大。

根据硅业分会提供的信息,本周,一线企业复投料主流订单成交价落在15万元至16.7万元/吨,二线企业复投料成交落在15万元至15.5万元/吨,市场存在低价料与主流价格形成5万元至10万元/吨的差价。

硅业分会将上述价差形成的原因归结为,企业生产爬坡,产出低品质料。而值得一提的是,硅业分会亦首次公布了N型料的价格情况:价格区间为16.00万元/吨至17.1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16.57万元/吨。

针对本周硅料市场成交并不乐观的状况,硅业分为认为,在供给端,个别头部企业产能爬坡阶段产品质量不稳定,以及上市公司存在业绩压力,因此出货价格偏低;需求端,硅片端和电池端为避免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造成的跌价损失,减少安全库存量,使得短期需求不太乐观。

而对于未来价格走势的预期,硅业分会则认为,会根据投产节奏、石英坩埚供给量、终端需求等因素共振波动。

实际上,从产量数据上看,今年以来,国内多晶硅供给的确大幅增加——今年1月至4月,国内多晶硅产量共计41.5万吨,同比增长高达91.2%。

近些年来,受到硅料行业高红利的诱惑,不少新增产能大幅涌入该环节,硅料名义产能迅速增加。

但是,硅料项目建设存在一定的周期,叠加已有的存量产能,以及生产技术之间的同质化加剧,“有可能部分新增产能实际达产之后就会面临过剩风险。”宋昊认为,“产能过度地建设,就会使得新增项目进入一个无效的投资区间,而这已经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然而,对于硅料企业而言,应对未来价格暴跌的风险,则亦是一场生产技术、战略规划和决策能力的综合考验。

“我们经历几次行业周期,是需要考虑极端情况的出现。”宋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于多晶硅企业而言,这将是安全、品质、成本多维度的综合竞争。”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无序竞争的硅料产能“井喷性”释放,硅料价格必然会回归合理价格区间,甚至会进入新一轮价格激烈竞争阶段。

这也预示着,硅料环节又一轮的洗牌潮会再度来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