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张欣北京报道

2022年绿色、小微、房地产领域纾困等商业银行主题金融债券发行快速增加,东方金诚发布的专题报告《2023年我国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展望》显示,绿色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同比增长526.33%。

对于商业银行绿色债同比大增的原因,东方金诚部门副总经理李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受国家“双碳”目标指引以及相关政策支持,绿债大规模发行;另一方面,发行绿债利于商业银行不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负债成本,因此商业银行主动引导资金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

记者从东方金诚了解到的数据显示:从绿色债券发行机构来看,2022年商业银行中,国有、股份制银行发行单数占比20.83%,城商行、农商行占比分别为45.83%和31.25%,另有1家外资银行发行了首单外资银行绿债。从发行规模来看,国有及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占比分别为64.35%、27.78%和7.66%。

不难看出,中小银行发行单数占比较高,但发行规模上远不及全国性银行。对此,李茜解释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其一,中小银行绿色金融体系机制建立尚不完善,在绿色认定、系统搭建、项目筛选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其二,中小银行以支持地方实体经济为主责,绿色债券底层项目需严格满足绿色目录标准,辖内符合标准项目寻找较为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以来,商业银行绿色债券发行延续火热。Wind数据显示,2023年1—4月,商业银行绿色债券发行单数和规模分别同比增长88.89%和109.93%。对于后市预测,东方金诚表示,受益于稳健货币政策以及投资、消费需求的修复,预计2023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增长态势较为可观,且新增贷款将进一步投向绿色信贷等重点领域倾斜,信贷结构将持续优化。

事实上,监管对商业银行发行的绿色债券投向有严格要求,债券募集资金须用于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编制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中规定的绿色产业项目。该目录涵盖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六大领域。从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债发行来看,底层项目更多集中于清洁能源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节能环保产业。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绿债在发行中仍存在一定挑战,比如绿色金融体系机制不够完善,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及风险管控能力有待提升,以及底层项目筛选难度较大,需满足上述目录要求,并进行绿色认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