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电信网络欺诈行为迅速蔓延,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一起来学习反诈秘籍~

电信网络诈骗是一种伪造虚假信息,利用电话、网络、短信等手段鼓励受害者转钱或汇款的远程非接触式诈骗犯罪行为。电信网络诈骗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包括冒充检察官、企业、制造商、政府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和其他各种机构工作人员的招聘、计费、贷款、手机定位等。近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网络非接触式诈骗技术工具并得到了广泛应用、高度普及。以此为基础,电信网络欺诈行为迅速蔓延,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其中常见形式有:

一、网络贷款诈骗

骗子会以“无抵押”“无担保”“秒到账”“不查征信”等幌子,吸引网民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贷款网站。然后让网民以“手续费、刷流水、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先缴纳各种费用。当骗子收到转款,便会关闭诈骗APP或网站,并拉黑受害者。

案例:

2022年4月1日,市民方先生在网上看到一条网络贷款的广告,于是点击广告中的链接按指引下载APP,并在APP中注册登记申请5万元的贷款。几分钟后,APP显示方先生因银行卡号填写错误导致资金被冻结,方先生联系APP客服,对方要求方先生重新填写银行卡号,并交纳2.5万元的认证金,方先生按要求向对方转账后,发现APP中的资金仍被冻结,随后对方又称方先生操作超时,需要再次交纳10万元认证金,否则上一次交纳的认证金无法退还,方先生信以为真,又继续向对方转账,直到发现仍无法提现才知被骗。(案例来源:右江公安)

防范措施:

网贷诈骗经过层层包装,一般很难发现其中暗藏的猫腻。破解网贷诈骗,首先应保护好个人隐私信息,不给犯罪分子可趁之机;其次,对“自报家门”的陌生人保持警惕,立即向相关方核实对方身份;网贷需谨慎,公众务必要提高对第三方平台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法律意识,发现不妥或有疑问要及时咨询,切勿存有侥幸心理。

二、刷单返利诈骗

刷单就是“买家”协助“卖家”实现虚假交易,以推高“卖家”店铺人气和骗取电商平台补贴的行为。首先“买家”进入“卖家”店铺内选购商品拍下并付款,而已支付的款项由“卖家”以现金的方式给付。为避免出现“虚假发货”“虚假交易”被查的问题,“卖家”联系快递走完发货、收货的流程。实际上买家收到的只是一个“无货空包”。在“确认收货”后,“买家”就进入最后一步,对于自己压根没有收到亲眼所见的商品进行好评。对于帮助“卖家”刷单的人来说:如果你相信了,那你可能恰好掉进了骗子精心设计的“私人订制”刷单骗局。

案例:

2021年12月,钟山区的Z女士通过抖音认识一名网友,之后添加微信相互聊了一段时间,Z女士发现对方朋友圈长期发一些商品推广的广告,也想要赚赚小钱的Z女士便主动联系对方,对方以暂时没有货源为由,给Z女士介绍起了刷单挣钱的方式,只需要帮助商家刷销售量,轻轻松松就会获得高额返利,Z女士被这样快捷简便的赚钱方式所吸引,在对方的引导下,不一会Z女士便学会了操作刷单。

随后Z女士使用自己的微信扫描客服提供的二维码,并先后使用微信支付了277元、875元、100元,且成功获取佣金63元。Z女士尝到甜头之后再次申请接单时,对方称因系统原因,需要刷满5单才能提现,Z女士按照对方要求垫付资金8000元,要求返现时又告知提现申请没有备注清楚,需要再刷8单,垫付13000元才能提现,Z女士这才发现被骗。(案例来源:六盘水中院 )

防范措施:

不要有“贪图小便宜”“轻轻松松赚大钱”的心理,不要轻信所谓的高额回报,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网络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法的行为,任何要求垫资的网络刷单都是诈骗,遇到“刷单”“刷信誉”“刷信用”的网络兼职广告时要提高警惕。

三、“杀猪盘”诈骗

首先骗子通过各种网络社交工具,冒充优质人士主动添加被害人为好友,频繁与被害人交谈,从而培养感情、获取信任。然后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试探出被害人的经济实力,通过花言巧语或者交换照片等方式与被害人发展恋爱关系、好友关系。最后虚构生活困难、病重求医、购买礼物、收包裹邮寄费、关税费、投资赚钱等理由,诱导被害人转账汇款,最终销声匿迹。

案例:

2021年10月16日,柘城县城关镇居民李某报警称:2021年10月份以来被“杀猪盘”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微信联系被害人以交网友的方式拉近感情骗取信任,后以赌博平台有漏洞为由引导被害人在飞龙国际网站进行充值。被害人在对方的引导下多次向嫌疑人提供的银行卡转账7万余元,事后被害人发现网站无法提现,与对方失联,这才发现被诈骗,遂报警。(案例来源:商丘网警巡查执法)

防范措施:

网络交友需谨慎,特别是对那些没见过的人,尤其在涉及金钱往来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并与身边亲朋好友多沟通、多询问,防止落入“圈套”;对于引导在网上玩彩票、投资、理财等,先给尝甜头再引导继续投入的,必是诈骗。“天上不会掉馅饼”,所谓“低成本、高回报”往往都是骗人的幌子,一定不要贪图利益,赚钱还是要脚踏实地。

四、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诈骗

骗子冒充购物网站客服工作人员给受害人打电话,说出受害人的购物信息和个人信息,这些信息都是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骗子谎称受害人购买的产品质量有问题,需要给受害人退款赔偿。然后诱导受害人在虚假的退款理赔网页填入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从而将银行卡内的钱款转走,或者利用受害人对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中借款功能的不熟悉,诱导受害人从中借款,然后转给骗子。

案例:

2022年3月7日下午,宜春中心城区的陈女士接到“0019”开头的电话,对方自称某电商“客服”,表示陈女士一个月之前网购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商家将进行理赔。陈女士按照对方要求开通理赔通道,发现上面果然有500元赔偿金。但“客服”表示其多领了2元赔偿金,需退还。陈女士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软视通”APP和“还呗”APP,从“还呗”上贷款25100元转入对方指定账户以提高信用度,并向某虚拟账号转入8000元。随后,对方称陈女士操作失误,将强制关闭理赔通道,之前转入钱款将在两小时内退返。两小时后,陈女士的账户并未收到退款,遂意识到自己被骗,总计被骗33100元。(来源:宜春公安)

防范措施:

凡是接到“客服”来电,提出因遗失而多倍退款,或者商品质量出现问题可以理赔的,请务必登录相关购物平台核实,千万不要被小利而蒙蔽双眼。要妥善保管好个人信息及交易验证码。

五、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

首先骗子在网络游戏或者社交平台中发布免费领取游戏福利、买卖游戏装备、收购游戏账号等信息。然后骗子诱导受害人在QQ群、微信群或者虚假交易平台进行交易,让受害人以“注册费、押金、解冻费”等名义支付各种费用。当受害人支付大额费用后,再联系骗子时,才发现自己已被拉黑。

案例:

2022年1月10日,新建区石埠乡的宋先生到石埠派出所报案,称自己在网络上买游戏装备被骗了7400余元。2021年12月25日,宋先生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位在网络上卖游戏装备的“卖家”,并添加了对方的微信。27日,两人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宋先生提出因游戏升级需要购买装备,对方便告知其全款支付有额外物品附送,宋先生便将500元定金转给了对方提供的支付宝账号。几天后,宋先生并没有获得游戏装备,对方便以账号被封、自己需要资金周转等理由,多次让宋先生向支付宝账号转账,金额在200至1000元之间。期间,宋先生也曾怀疑事有蹊跷,但是对方将自己的身份证照片发给了宋先生,便打消了其怀疑的念头。直到1月22日,对方将自己拉黑,宋先生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案例来源:南昌网警巡查执法)

防范措施:

游戏充值不可轻信陌生人和陌生网站,一定要选择正规资质的官方渠道;对论坛、网友聊天中提供的充值链接要仔细核实,与官方网站网址比对。

六、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一开始受害人都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少量入仓,所以平台前期都会给受害人一些收益,眼看账户飞涨,小额提现也是秒到帐,受害人逐渐放松警惕,越投越多。资金到位以后,平台便简单粗暴地直接卷款删号说再见;有点耐心的平台会继续忽悠受害人投钱。等受害人幡然醒悟,想要及时提现止损时,便发现“登录异常”“服务器维护”“银行账户冻结”等,平台有无数种理由解释为何提现失败。

案例:

2021年10月,六枝特区的Z先生在一个名叫爱动宝的APP上看到走路可以每天赚取几块钱的零花钱,就下载了。下载之后,Z先生每天走路一万多步,可以得一块钱左右。大概用了一个月左右,Z先生看到APP的弹出界面说可以投资一些项目,利息最低的投资一千元每天都能有十多块钱的利息。Z先生就去问APP的客服,客服就给其说绑定支付宝就可以投资了,然后Z先生就去绑定了支付宝,进入投资界面,选择投资项目,Z先生首先选了一个项目投了500元;选择投资时间越长利息越高,Z先生当时担心是假的,就选了三天的投资时间,三天后连本带利收到了500多元。Z先生看到系统会自动返款,又陆续投了三万多元到爱动宝APP里面,直到2022年1月,Z先生发现这个APP突然打不开了,客服也联系不上,Z先生意识到被骗了,于是当天到派出所报警。(案例来源:潇湘晨报)

防范措施:

不要轻信“稳赚不赔”“低成本高回报”之类的投资;凡涉及金钱往来一定要提高警惕,并与具有金融知识的亲朋好友多沟通,防止落入“圈套”,造成财产损失。

本文内容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内容